蔡思洁|互联网公司的“加班文化”
近日,几家互联网公司陆续宣布取消“大小周”制度。大小周休息是指一周只休息星期日一天,下一周休双休日,如此循环。“大小周”制度从实行到取消始终争议不断,其背后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于“加班”的不同认知和态度。不可否认的是,“加班”成了当下不少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他们如何看待加班?怎样应对加班?公司是如何从制度层面做到让年轻人“主动加班”的?
压力
加班来自人才“优化”
早上10点,乘客陆续走出西二旗地铁站。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接驳车,早已守候在附近的路口。地铁站距离公司有3公里,算上坐满一车人的时间,林锐经常要在车上待半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她通常要开始回复一些工作邮件。就职于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林锐,在接驳车上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大概10点半左右,林锐到达公司,随意吃了两口面包。公司的免费早餐,只提供到10点半。
林锐的岗位是制片人,当有项目时,加班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因为需要对接公司内外不同的团队,沟通的过程通常也十分漫长,如果有工作卡在林锐这里,她就会感觉压力倍增,她不想因为自己耽误整个项目的进程。
有项目时,林锐经常晚上10点才会离开公司。“反正回家也要看文件、写方案,还不如就在公司完成。”她的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她曾在半夜接到客户的方案反馈电话,并要求她第二天上午提交修改后的方案。刚睡了没一个小时的她,只得爬起来修改,“什么样的客户都有,没办法。”林锐有些无奈。
林锐所在的互联网公司,每个人岗位不同,面临的压力也不相同,公司内部隐形的“人才优化”制度却悬在每一个人头上。每半年,林锐和同事们都会面临一次评级,根据他们的日常工作、绩效完成情况等,部门领导会对大家评级,然后部门内部根据评级情况给大家排名,这个排名在公司内部是公开的。如果经常排名倒数,人力部门会找到部门领导,询问这样的人是不是已经不适合公司的工作,需不需要人才“优化”。
“说得挺好听的,其实就是末位淘汰,不适合这个岗位的人就得走。有没有进行人才‘优化’,也是公司对人力部门的一项考核标准。”林锐说,在这样的压力下,自己对加班是没有选择权的。
文化
加班成为一种氛围
加班与评级考核有必然关系吗?林锐说,对于自己工作的部门来说,看似并不一定。每人每年至少要有一个项目,是这个部门的硬性绩效要求,但项目到底能不能做成,显然不能只靠加班,“有时候也有运气的成分。”
林锐的一个前同事,几乎每天都要在公司工作到晚上10点之后,对每一个客户的方案,她都翻来覆去地改,最多一次改了8遍方案。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年下来还是一个项目也没做成。“互联网公司普遍有加班的氛围,很多人会觉得,身为一个互联网人,不加班会不好意思。”林锐说。
不同的部门也会有不同的加班风格,而这通常跟部门领导的个人风格有关。林锐的直属上司就是一个“工作狂”,有项目忙起来时,她的上司经常在公司待到深夜,林锐说:“即使我们手头的活儿干完了,可领导没走,我们怎么好意思走呢?”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蔡思洁,也遇到过相同的上司。她之前实习的互联网公司,部门领导一年365天除了休息日,基本上都在晚上10点之后才离开公司,部门同事也基本会等到领导走后再离开。有一次,蔡思洁因为有事,比领导先走了一会儿,结果第二天就被领导找去谈话,问她是不是工作内容不饱和,手头没有足够多的事可以忙。这让蔡思洁感到十分委屈:“明明当天的工作已经做完了,为什么我就不能正常下班呢?”
- |互联网运营是什么?快来看看你是哪种类型的运营
- 合规|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互联网时代|原极狐汽车总裁被挖至小米 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
- 阿里巴巴|社区团购是互联网巨头的宝地,美团拼多多发展强劲,阿里坐不住了
- 微软 Win11 你的手机 App 更新:圆角外观,界面更简洁
- 传音|移动互联网这一仗,向海龙和传音要怎么打?
- 大数据|山东拟新开通5G基站6万个,新培育5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园区
- Kindle|互联网上这些外国“键盘好人”的彩虹屁,看得人实在是太开心啦
- Java|慎入慎入!!又是被互联网“美人”诈骗的一天!
- 互联网时代|华为走的是合作路线,跟传统厂家现在主打,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