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清华学霸组队造激光雷达,获英特尔投资!( 二 )
为什么会选择激光雷达这个行业呢?石拓给出了三个理由。
第一,在2016~2017年的时候,车用激光雷达市场刚刚起步,行业规模非常小,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有很大的机会。
第二,从需求端来说,一径科技的创始团队认为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而激光雷达会成为自动驾驶的基础传感器。
第三,一径科技的创始团队更擅长研发激光雷达及其组件。石拓擅长研发激光雷达中的发射、接收、调制解调组件,联合创始人夏冰冰擅长做ASIC芯片,同时还是信号处理专家,合伙人刘佳尧擅长做光学设计,正好包含了激光雷达所必需的几个组件。因此,一径科技的创始团队在研发能力上互补,能够让团队更快研发新款激光雷达产品。
经过4年的发展,一径科技如今已经正式发布了两款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分别是短距补盲雷达ML-30s和长距雷达ML-Xs。目前已有不少国内外自动驾驶公司、车企都与一径科技达成了深度合作,旗下产品也已量产装车。
文章插图
▲一径科技激光雷达ML-Xs
据介绍,京东目前是一径科技最大的客户之一。采用一径科技解决方案的京东无人车上,会配备多颗ML-30s激光雷达,用于车辆近处的环境感知。
另外,一径科技还与国内自动驾驶公司嬴彻科技达成合作,嬴彻科技最新发布的L3级自动驾驶卡车也搭载了一径科技的激光雷达产品,预计今年年底就会量产交付。
文章插图
▲嬴彻科技L3级自动驾驶卡车采用一径科技激光雷达
此外,一径科技与元戎启行等自动驾驶公司以及广汽、宇通等多家整车企业同样有深度合作。
据介绍,今年年内,一径科技的激光雷达产品将定点乘用车车型,预计最早2023年消费者就能在市场上买到搭载一径科技激光雷达的乘用车产品。
在商用车领域,一径科技已经和海外品牌达成合作,将应用于在L4级自动驾驶商用车型。
二、推出两款MEMS激光雷达 搭载自研芯片
虽然一径科技进入激光雷达行业的时间较早,同时拿下了行业内多家头部企业。但是,一径科技的产品是否真正优秀呢?
一径科技的两款产品都属于MEMS(微机电系统)激光雷达,相比于传统机械式激光雷达,MEMS激光雷达在构造上就有诸多优势。
传统机械式激光雷达需要由电机驱动,高速旋转结构会因为金属疲劳,而最终导致激光雷达寿命下降。而MEMS激光雷达就规避了这一问题,内部仅有微振镜在做微小位移的摆动,摆动部件主要以硅材料组成。硅材料没有延展性,加上半导体行业中使用的硅材料纯度非常高,因此材料缺陷非常少,不会像金属一样因为疲劳特性导致的寿命问题。
不过,相比于机械式激光雷达,MEMS方案所能感知的水平视场角较小。这是因为,机械式激光雷达的旋转范围更大,甚至能够达到360度。而MEMS方案微振镜转动的角度较小,经过微振镜反射后的激光通常需要配合光学系统实现大感知范围。
行业内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使用摆动角度更大的微振镜,从微振镜层面提升感知范围;另一种是通过光学系统,也就是通过光路设计,使用透镜折射实现更大的视场角。
石拓介绍,使用更大的微振镜固然可以提升感知范围,但是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却有所降低。
他说道:“一径科技的产品采用了特殊的光学扩束系统,通过特殊的光路设计,在尽可能少地增加激光源的基础之上,在BOM成本、装配难度、性能参数之间做出了平衡。同时,一径科技的研发人员通过自研接收端芯片,突破了MEMS激光雷达感知范围小的难题。”
- 人脸识别|3位清华学霸,手握1400多科研人员,3年烧钱142.5亿,却没挣到钱
- “加捻”是把原料丝绕成线的过程|清华大学杨忠强课题组开发液晶弹性体加捻纤维,首次用于构筑旋转微引擎
- 戴维·布拉迪|世界级数学家加入华为,网上却称清华归国率不足10%,是真是假?
- 学院|清华大学公布决定,比尔盖茨的话逐步应验,华为还等得起吗?
- 人脸识别|3位清华学霸,3年烧钱142.5亿,手握1400多名科研人员至今未盈利
- 记者|李惠琳 编辑|夏崇布满高层货架的仓库中|理工学霸打造机器人独角兽:估值100亿元,市占率90%
- 郑宝用|华中科大学霸,让华为的技术从0到1,任正非称他是华为的宝贝
- 清华大学提出DAT | DCN+Swin Transformer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车规|闻泰科技与清华大学成立工业与车规半导体芯片联合研究中心
- 激光雷达|被小米看上的激光雷达独角兽:三位85后学霸回国创业,打破垄断“赶跑”美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