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三大目标! 山东发动新一轮“海洋攻势”

贝壳在海岸线上随处可见 , 然而在山东海瓷集团的车间里 , 不起眼的贝壳却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它被锻造成“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的海洋贝瓷 , 价值翻了几番 。
贝壳之变 , 高科技居功至伟 。 山东海瓷集团凭借贝茨生产过程中“钙质瓷的釉中彩手绘生产工艺方法”拿下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瞄准三大目标! 山东发动新一轮“海洋攻势”
文章图片
图/海瓷艺术
科技加持下的小贝壳成长为大产业 , 这只是山东释放海洋潜力的“冰山一角” 。 山东拥有3500多公里海岸线 , 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6 , 其拥有的近16万平方公里的蔚蓝国土与陆域面积相当 , 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第一 。
面对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 富有进取心的山东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培育壮大海洋产业的努力 。 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49万亿元 , 约占全国的1/6 ,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8%;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 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 实现高质量发展 , 山东最大的潜力在海洋 , 最大的空间在海洋 , 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 。
向海图强 ,
山东托起全国海洋科技的“半壁江山”
夏日的海南东南陵水海域一碧万顷 , 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从来不缺乏全球关注 。
而为这一“大国重器”提供船体模块建造以及大合龙服务的正是位于山东烟台的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来福士) 。
瞄准三大目标! 山东发动新一轮“海洋攻势”
文章图片
图/深海一号
敢于挑战“全球首座” , 这是创新者中集来福士融在血液中的基因 。 要知道 , 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能够在海底3千米处寻宝的“蓝鲸2号”均出自这家中国海洋工程的领军企业 。
山东省下辖16个地级市中 , 有7个地市沿海 。 类似中集来福士的行业龙头企业 , 在这些城市云集 。
“作为山东省海洋产业体系的新兴战略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正在走向1000亿元层级;同时 , 山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 比重约占全国一半 。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列举的上述数字 , 揭示出该省海洋产业的“硬核实力” 。
支撑海洋产业做大的是一批核心装备 。 “以‘蛟龙’号、‘向阳红01’、‘科学’号以及‘海龙’号、‘潜龙’号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装备投入使用 , 有效拓展了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广度和深度 。 ”张建东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科技创新 , 是海洋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 采访人员从山东省科技厅了解到 , “十三五”以来 , 山东承担了全国近一半的重大海洋科技工程 , 实施了“透明海洋”“问海计划”等重大工程 , 研发了智能浮标、深海浮标、水下无人航行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 , 并得到了应用 。
浩瀚海洋 , 也成了山东人新技术、新模式大展拳脚的地方 。
走向远海 , 从一条“鱼”到一根“链”
乘坐快艇 , 一路劈波斩浪 , 采访人员到达了山东烟台长岛南隍城岛海域 。 这里集结了首批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平台——“经海001号”“经海002号”“经海003号”“经海004号”等 , 它们呈“田”字形分布 , 分立于黄海海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