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智慧 。它常常发出错误信号,使人们犯错 。特别是在面对压力时,大脑容易发出让我们放纵自己的信号,试图通过购物、暴饮暴食等方式缓解压力 。这些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多后悔和焦虑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认识问题 。
文章插图
一、“那又如何”效应:罪恶感与自控力的反向关系研究人员发现,许多节食者在面对自己的失误时,例如多吃了一块披萨,会感到情绪低落 。他们可能会觉得整个节食计划都失败了 。他们并不会为了减少损失而停止吃第二块披萨 。相反,他们会说:"那又如何?既然我已经破坏了节食计划,不如把它吃光吧!"类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孩子身上 。
文章插图
二、愧疚感能让孩子反省自己
比如,妈妈给孩子布置了很多课外作业 。孩子觉得任务太重,于是产生逃避心态,先去玩一会儿 。开始时,孩子可能还有点后悔,打算稍后回来写作业 。但是,玩到最后,孩子发现已经没有时间完成作业,于是索性就放弃了,心里想:"那又如何?反正我已经完成不了任务了 。"同样,孩子在上课时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他们觉得有点困难,于是大多数孩子不会去努力理解和学好这门课程 。如果没有外界助力,他们可能会产生疲于应付的心态,甚至放弃学习 。他们的心态是:"那又如何?反正我学不好这门课 。"研究学者将这种从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称为"那又如何"效应 。任何挫折都可能引发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自暴自弃 。情况并不止于此 。更为严重的是,屈服会让你对自己失望,进而想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情 。而最廉价、最快捷的改善心情方式往往是那些无效的减压方法,例如购物、酗酒、暴饮暴食、沉迷游戏等 。这些方式只会让你情绪更低落,进一步陷入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 。心理学家指出,导致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最初的挫折,也不是第一次想要放弃的念头 。而是第一次放弃之后产生的愧疚感、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 。一旦陷入这样的循环,似乎只有继续"摆烂"的出路 。谈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著名心理学家David R. Hawkins的"能量等级图" 。他将人类的各种情感按能量等级进行划分,并用不同的分值标记出来 。
【那又如何效应 愧疚感能让孩子反省自己 隐性伤害超乎想象】
文章插图
三、隐性伤害超乎想象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张图时,我感到非常惊讶 。羞愧居然是能量最低的情感,同时对人伤害最大 。其后还有内疚、冷淡、悲伤、恐惧等等 。这与麦格尼格尔博士在《自控力》一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愧疚、罪恶、恐惧、悲伤并不能让我们变得更自律,反而让我们变得更消极和失控 。或许有些难以置信?我们常常在电影、小说中看到主人公在逆境中重生、绝地反击 。父母也常常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 。这难道是错的吗?细细思考,我似乎明白了 。电影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非常罕见 。这使得这些英雄主义者在电影中能引发共鸣 。回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没做好事情的时候责备他们 。这时,孩子内心充满无助感 。你以为批评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但更有可能让他们陷入自暴自弃的极端中去 。
- 香菜是如何种植的?
- 如何确认自己患仰郁症(测一测你的抑郁程度10题)
- 什么是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对的危害有多大?如何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
- 曾经的诺基亚,其现状如何?
- 家里有蜘蛛如何处理小妙招 房间里有只大蜘蛛怎么办
- 如何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 皇太极如何统一内蒙古 手段之高明 历朝历代罕有其匹
- 快速识别的技巧分享 水种翡翠如何鉴别真假的方法
- 家常肴肉的做法
- 如何有效灭杀蟑螂? 家中为什么会出现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