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毅力”号火星车即将“挖土”( 二 )


“机智”号无人直升机于今年4月19日在火星上成功完成了首飞任务 , 尽管只上升了3米、悬停了30秒 , 但这是人造航空器首次在另一个行星上受控飞行 , 为研发未来机器人或人类探索火星时携带的先进飞行器打下基础 。
“机智”号到达火星后 , 首先面临的是火星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 。 火星大气比地球稀薄得多 , 密度不到地球的1% 。 “机智”号在稀薄的火星大气层中飞行时 , 其旋翼需要以高得多的速度旋转 。 此外 , “机智”号着陆点耶泽罗陨石坑的夜间温度可低至零下90摄氏度 , 如何在寒冷的火星夜晚生存下来也是“机智”号面临的重大挑战 。 据介绍 , “机智”号火星直升机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概念的实施再到最后实现首次火星飞行 , 耗时6年多 。 “机智”号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了一个三维视角 。
今年5月份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展示了“机智”号首次试飞悬停时拍摄的火星黑白照片 。 7月 份 , “机智”号在执行第9次飞行中发现了火星上一个“凸起的山脊” , 并发回高分辨率照片 , 照片显示 “凸起的山脊”具有岩石的特征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家介绍 , 直升机的图像比使用的轨道图像的分辨率要好得多 , 对研究火星表面提供更好的帮助 。
新闻聚焦
三国“使团”共赴火星做客
深圳特区报讯 就在“毅力”号火星车为首次火星采样做最后冲刺之时 , 其他国家的火星探测计划也在开展之中 。 事实上 , 今年以来 , 总共有三个国家的地球“使者”来到火星 , 执行火星探索的任务 , 它们分别是:中国的“天问一号”、阿联酋的“希望”号和美国“毅力”号 , 它们都是在经历了200多天穿越4亿7000万公里的旅程后 , 才来到这个红色的星球 。
从“阿波罗”飞船探月开始 , 人类探索地球以外星球的速度就在加快 。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 , 是研究地球外有无其他生命最合适的地方 。 三个国家的火星探测器来到火星 , 共同创造了历史 , 在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征程中留下浓抹重彩的一笔 。
迎接地球“使团”的火星又是怎样的呢?
火星是一个寒冷的沙漠世界 。 它的大小是地球的一半 。 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星球 。 和地球一样 , 火星也有季节、极地冰盖、火山、峡谷和天气 。 它还有一个非常稀薄的大气层 , 由二氧化碳、氮气和氩气组成……
【地球|“毅力”号火星车即将“挖土”】而这仅仅是人类目前所掌握的火星表面情况 , 火星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人类去探索 。 火星是否也和地球一样有生命?未来人类有没有可能移居火星?这些问题都激发着人类不断去探索火星 。
今年7月29日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火星南极冰盖 , 航天器还在这块冰附近探测到了黏土 。 科学家们提出 , 这种黏土是液态水的雷达反射来源 , 可以解释为液态水 。 如果火星曾经存在水 , 意味着存在微生物宜居的可能性 。 不少科学家猜测 , 火星在大约40亿年前 , 就像今天的地球一样温暖潮湿 , 但后来变成一个干燥荒凉的世界 , 火星或许就是我们地球的未来 。
俄罗斯知名航天历史学家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认为 , 当前 , 随着人类对火星探测的不断深入 , 不仅增进我们对宇宙的了解 , 也将拓展整个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 。 探索火星将有助于人们回答生命起源和演变的问题 。
火星故事
地球火星每两年有次“约会”
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期两年轮一回
深圳特区报讯 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周期不同 , 两个行星大约每两年“邂逅”一次 , 届时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近 。 而在此期间 , 从地球上发射火星探测器可以缩短耗时 , 节省燃料 , 从而降低“探火”成本 。 因此要等两年才能迎来一次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