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价值观“崩塌”,不是从十天前女员工被侵害开始( 四 )



▲ 为了拿下合作 , 只得用酒来表决心 。 图/电视剧《都挺好》截图
价值观不能被彻底压垮一些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 。 一张显示职务为“阿里巴巴人力战略官杨姝”的朋友圈截图中 , 她评论“我好奇为啥阿里一出事大家都说阿里价值观怎样怎样 , 当事人有问题处理当事人 , 上来就说阿里怎样怎样 , 至少阿里是敢于说出起来 , 敢于承认 。 ”据了解 , 杨姝曾在阿里集团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 。
还有人的想法是 , “阿里员工那么多 , 出一两个败类也难免” , 而等待公安机关侦查定罪再处理 , 也是正常反应 。 连阿里合伙人蒋芳都在内网说了一句话 ,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
但更广泛的评论认为 , 阿里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
在张勇的回应中 , 严厉批评了阿里的HR体系 。 “丁冬没有起到事业群HRG关键决策作用”“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 , HR团队对人的关注、关怀不够 , 理性多了 , 感性少了 , 缺乏感同身受……这种种现象的背后是我们HR在文化体系和自身能力建设上出了问题 。 ”
在阿里内部 , HRG还有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叫法——“政委” 。 所谓的阿里政委 ,实质是公司派驻到各业务线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价值观管理者 , 与业务经理搭档 , 共同做好所在团队的组织管理、员工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 就像军队里 , 一个是军事首长 , 一个是政治首长 , 既要指挥士兵的身体 , 也要管住他们的思想 。
阿里创始人马云一直在想 , 如何保证在企业层级增多、跨区域发展成为趋势的情况下 , 在一线员工中保证价值观的传承 , 同时在业务和人力资源培养方面提供更快捷的支持 。 政委体系是一个载体 。
说的直白点 , 这个体系就是为了在业务高速发展时期 , 人手不够用 , 大量招人导致人才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 , 让一个懂传统、懂价值观、对组织建设有经验的人辅助业务经理管好队伍 , 同时避免业务经理因为业绩问题过于短视 , 而要保障整个文化和价值观的维护和传承 , 保障阿里的长远发展 。
HRG是整个阿里最懂价值观的一群人 , 也最明白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 但在这个事件中 , 不论是BU的HRG悦尔还是BG的HRG丁冬 , 都没能做出“关键决策” , 即出于维护价值观的角度果断给涉事员工停职 , 而是偏向业务部门 , 做了更短视的选择 , 没有起到监督和制衡的作用 。
HRG会在候选人入职的时候闻一闻有没有“阿里味儿” , 也要在日常工作中用“望闻问切”的办法了解领导和员工 , 做员工的知心姐姐 , 及时预警问题、找出问题 , 并为解决组织问题搭场子 , 让冲突得到妥善解决 。 可是在这个事件中 , HRG就一个“拖”字诀 , 等待警方出结果 , 自己不作为 , 最终导致事态扩大 。
“司法出现问题 , 那还要法律干嘛?”肖楚说 。 在他看来 , 阿里的价值观出问题 , 落实不到位 , 首先是因为推广、维护价值观的人有问题 , “如果你搞这种区别对待 , 看人下菜碟 , 那这价值观还有啥威信?”
这不是阿里价值观第一次受到质疑 。 2020年 , 先后发生淘宝天猫总裁蒋凡与利益关联方张大奕的私情问题 , 以及钉钉P9中层代考事件 , 让大量基层员工十分失望 , 他们从入职到工作 , 处处要符合“阿里味儿” , 但最后发现价值观只是领导来规训、鞭策、洗脑的一套说辞 , 但是在有些人那里 , 价值观失效了 , 没有办法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 于是越强调和重视价值观 , 拿来评价员工 , 衡量成绩 , 当它崩塌的时候就越显得可笑 。
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 , 随着业务重心的转移 , 阿里的价值观又一次落后于业务发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