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价值观“崩塌”,不是从十天前女员工被侵害开始( 五 )


从初创期到成长期 , 再到快速扩张期 , 伴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业务重心转移 , 阿里的价值观有过数次调整 , 比如2005年的“六脉神剑”相比于之前的“独孤九剑” , 第一次提出客户第一 , 并放在最前面 , 就是适应阿里巴巴B2B业务的快速发展 , 而把初创期的“教学相长、开放、简易”弱化了 。

▲ 2019年 , 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之际 , 发布的“新六脉神剑”价值观 。 图/网络
“六脉神剑”一直用到2019年 , 2012年到2018年 , 阿里投资、并购了微博、高德、UC、盒马、三江购物、银泰、阿里影业、阿里健康等在内的多个业务 , 业务再次被拓宽 。 2017、2018年左右 , 本地生活业务被阿里重视 , 其中就包括盒马、饿了么和“淘鲜达” 。 在经历了与美团、京东等本地零售的竞争后 , 阿里的业务走向更深更远的腹地 。
阿里越来越“重”了 。 在淘系崛起的十年里 , 阿里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伴随着阿里的强大 , 众多学院派、海归精英等加入阿里 , 价值观越来越成为维系公平和秩序的一根准绳 , 但是在近几年 , 阿里收购了大量的线下业务 , 抢占线下流量入口 , 在本地生活、本地零售等领域又重现了当年阿里铁军的刀光血影 , 为了生存多了一些变通 , 就会有更多突破底线的事情发生 。
阿里太大了 , 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员工 , 程序员和地推员本就不是一个气质和行事方式 , 用同一套价值观来约束他们 , 就可能容易产生问题 。 “要么无法针对具体业务作出更适合的阐释 , 而束缚业务的发展 , 要么就是没有做出明确的阐释 , 价值观的解释权掌握在高层手里 , 反而容易制造裂痕 。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表示 。
在这种情况下 , HRG主动适应业务部门的需要 , 也就成为了一种更稳妥的选择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 , 2020年5月 , 阿里合伙人、首席人才官童文红首次公开提及当年的月饼事件 , 觉得处罚过重 , 张勇和彭蕾也参加了这次直播 , 当有人问到“蒋凡事情这样处理是不是代表阿里的价值观崩塌了?”彭蕾回答说 , 虽然阿里非常重视价值观 , 但大家不要误会阿里是一个精神组织 , “我们的价值观是为我们的商业组织能够存活走好102年服务的” 。
“谁都知道更简单的决定是什么 。 但我们毕竟还是个商业组织 。 ”张勇补充说 。
李永和(老鼎)大概怎么也没想到 , 一个月前刚刚接替王磊担任本地生活总裁 , 手里还兼管着同城零售事业群 , 打算为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开疆拓土 , 打几场硬仗 , 结果因为一件荒唐事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但无论如何 , 张勇这次选择了维护价值观 。
否则人心真散了 , 还能有打赢的仗吗?

▲ 图/日剧《半泽直树2》截图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 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