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腾讯撑腰的Sea,被自己反噬了?

从2021年至今 , Sea(东海集团)在动荡中艰难前行 。
在外部 , Sea集团经历股价暴跌、大股东腾讯减持撤退、竞争对手环伺等艰难局面;在内部 , 面临着业务衰退、全球化扩张受阻、内部人事动荡等事件 。
在许多人看来 , Sea这艘曾经的东南亚巨轮 , 已经开始跌落云端 。 无论是市场还是媒体 , 唱衰Sea的声音不绝而耳 。
有业内人士曾评价道 , Sea是被自己反噬的 。 原因有三:
一是 , 和腾讯类似 , 早期靠游戏发家后 , 公司盈利仍主要靠游戏业务进行输血 , 并且持续占据营收大头 , 为其他创新性业务的亏损做垫背 。 这种互补模式 , 在公司发展早期效果甚佳 , 但当游戏业务增长见顶陷入营收困境时 , 就会反噬自己 。
二是 , 电商业务营利未明朗、后备军未稳定时 , 就开始大肆进行全球化扩张 , 造成公司财力加剧恶化 , 扩张受阻 , 进而导致Sea在海外陷入混乱、尴尬的境地 。
三是 , 为大肆全球扩张 , Shopee在内部调整了管理组织架构 , 将研发团队重心迁移到深圳 , 引发内部斗争风波 。 后又在股价暴跌和海外扩张战略性失败的双重背景下 , 开启了一波裁员潮 。
以上这些说法 , 其实不无道理 。
没有腾讯撑腰的Sea,被自己反噬了?
文章图片
据品玩报道 , 自2021年3月开始 , Shopee新加坡团队整体向中国团队交权 , 技术项目重心大批迁移至深圳 , 管理层架构主体也几乎被中国高管接手 , 新加坡团队的众多管理层和业务骨干或转岗或离职 。
8月16日 , Sea(东海集团)发布二季度财报 。 业绩公布后 , 其股价暴跌近14% , 令创始人李小冬的财富缩水8亿美元 。 Sea曾经是东南亚市值最高的公司 , 但从去年10月见顶以来已下跌近80% 。
从最新的整体业绩数据来看 , Sea集团的游戏、电商、金融业务的营收增长皆不及预期 , 公司整体的营收表现自然也不好 。
财报显示 , Sea集团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9亿美元 , 低于预期的29.7亿元 , 同比增速也放缓到29% 。 净亏损扩大到9.312亿美元 , 相比上年同期净亏损4.337亿美元 , 同比增长114.7% 。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 净亏损5.698亿美元 , 而上年同期净亏损3.212亿美元 , 同比增长77.389% 。
虽然电商和金融业务在主动收缩 , 专注核心市场、提升变现率的战略下毛利率有所提升 , 但由于营收结构中高毛利的游戏业务比重下降 , Sea集团整体毛利率由上季度的40% , 显著下降到37% 。
事实上 , Sea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净亏损大幅增加 。 其中 , 2021年Q4季度、2022年Q1、Q2季度净亏损同比增幅分别为17.71%、37.4%、114.7% 。 但与此同时 , 营收并没有增长 。 数据显示 , 2021年Q4季度、2022年Q1、Q2营收分别为32.25亿美元、28.95亿美元、29亿美元;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105.15%、64.21%、29% 。
有意思的是 , Sea曾经的大股东腾讯也在8月17日发布Q2季度财报 。 财报数据显示 , Q2季度腾讯总营收为1340亿元 , 同比下滑3% , 而净利润为186亿元 , 同比下降56% 。
此外 , 腾讯Q1季度营收为1354.71亿元 , 同比增长0.12%;净利润为234.13亿元 , 同比下滑50.98% 。
营收增速持续放缓、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 说明Sea也如腾讯一样陷入了“营收滞涨、净利腰斩”的泥潭 。
对于Sea来说 , 腾讯减持之后 , 其股价持续走低 , 在两个星期内跌幅近30% , 跌破千亿美元;而到了现在Sea的股价更不理想 , 目前股价只有77.43美元 , 只有400多亿 。
加上如今其业务也显现出了疲态:电商Shopee乱局未定 , 游戏业务增长乏力 , 市场以此窥见了“大象”转身的隐忧 , 唱衰Sea的声音自然又多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