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北日报航天员陈冬(右)、刘洋(左)结束出舱任务返回前挥手致意。|舱门更大 安全绳更长 照明更智能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航天员陈冬(右)、刘洋(左)结束出舱任务返回前挥手致意。|舱门更大 安全绳更长 照明更智能
文章图片
航天员陈冬(右)、刘洋(左)结束出舱任务返回前挥手致意 。 新华社发(李杰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胡喆宋晨
9月2日 , 神舟十四号乘组完成首次出舱活动 。 本次出舱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乘组出舱时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新的航天技术让航天员出舱更加舒适、便捷、安全?
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乘组出舱时 , 通过的门是位于空间站核心舱节点舱的出舱口 , 舱门口径为85厘米 。 而本次任务 , 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门” , 舱门口径达到了1米 , 让航天员在身着舱外航天服的情况下 , 能够更从容地携带设备“走出家门、遨游太空” 。
同时 , 舱门还配套了特制的舱门保护罩 , 并将舱门检漏仪作为密封的检测手段 , 将舱门压点开关作为状态辅助判断 , 全方位保障问天“大门”的使用安全 。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航天员陈冬(右)、刘洋(左)结束出舱任务返回前挥手致意。|舱门更大 安全绳更长 照明更智能】神舟七号任务时 , 航天员翟志刚完成我国首次太空出舱活动时使用的安全系绳是固定长度的系绳 , 其有效长度仅1米多 。
空间站建造任务中 , 航天员要完成空间站设备安装、检修等出舱任务 , 出舱范围更大、操作难度更高、安全要求更严格 , 需研发一种长度更长且可伸缩的安全系绳机构 。
针对长距离以及空间环境适应性的设计需求 , 研发团队创新提出了一种巧妙的设计方案 , 实现了钢丝绳的恒力收放 , 无需电机提供回转力矩 , 保证了航天员携带的便捷性和机动性 。 为满足长寿命使用的要求 , 还采用了辅助排绳滑轮组引导钢丝绳排绳的设计方案 , 确保10余米长钢丝绳在机构的狭小空间里上万次、重复性的有序缠绕 。
此次出舱任务中 , 仪表与照明分系统为航天员带来了新的“黑科技”:云台照明灯 。 随问天实验舱发射的云台照明灯具备全覆盖角度转动 , 会为此次出舱任务点亮舱外环境 , 成为航天员舱外行走的“灯塔” 。
不同于地球 , 航天员在轨每天会经历大约14次日出日落 , 体内的生物钟容易被打乱 。 为此 , 仪表与照明分系统统一规划了空间站多舱段多自由度动态照明为主、固定照明为辅的一体化、多维度、定量化照明系统 , 提升航天员生活质量 。
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后 , 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手机应用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运动模式 , 避免长时间单调环境带来的不适 , 让他们在太空工作和生活更加活力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