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研室:形式可“虚”,落地要“实”( 二 )


虚拟教研室官网显示 , 虚拟教研室突破了时空限制、打破了校园围墙 , 为开展高质量教研交流、高效率资源协同、高水平教研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截至目前 , 已有4万余名成员加入其中 。  
青年教师初次站上讲台 , 如何讲课?资历深厚的老教授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教学?如何在不同院校间实现教学资源流转?怎样搭建起专业知识图谱?虚拟教研室交流互动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  
依托信息技术 , 虚拟教研室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新老教师 。 教师可通过高等学校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客户端自由拉群 , 以语音、文字、会议、直播等多种交流形式实现快捷沟通、无缝对接、高效沟通、快速分享 , 形成教研“朋友圈” 。 通过这一云上平台 , 各地高校教师能够分享先进的教研理念、成熟的改革举措及优秀的教研成果 , 打造教学研究共同体 。  
当然 , 虚拟教研室的“虚拟”还有另一层意思 。 虚拟教研室官网显示 , 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中 , 会逐步引入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 , 一方面 , 能够实现教师的可视化交互 , 突破时空限制 , 给予教师在场感、认同感、交互感 , 在教研过程中 , 教师们能够登上数字宇宙的“三尺讲台” , 开启沉浸式的教研体验;另一方面 , 虚拟现实技术也能够给教师提供可视即可得的“教学素材” , 即三维可视化立体的教学模型 , 满足多功能教学模拟的需求 。  
提升教师积极性与信息素养至关重要 
目前来看 , 虚拟教研室的“云上迁徙”搭上了信息技术的快车 。 利用技术搭建虚拟教研室并进行教学交流 , 实现资源共建、能力提升的教研共同体的愿景十分美好 , 但如何才能化“虚”为“实” , 让虚拟教研室真正落地生根? 
归根到底 , 虚拟教研室的核心仍然是教学和科研 , 无论是课程群 , 还是虚拟现实技术 , 都是辅助教研的工具 。 想要让虚拟教研室落地生根 , 显然不能仅仅依靠技术 , 作为虚拟教研室的主体 , 高校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要想推动虚拟教研室落到实处 , 根本上取决于虚拟教研室课程群里老师们的学术荣誉感、教育荣誉感以及提高教育能力、教学质量的紧迫感 , 这个实际上是内驱力 , 如果教师在这方面积极性不高 , 则虚拟教研室难以落地 。 ” 
熊丙奇补充道:“高校要回归教育本位 , 要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重视教学 , 激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荣誉感和教育荣誉感 。 ” 
“虚拟教研室促进了跨校、跨区域教师之间的交流 , 更有利于教育的平等公平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 , 虚拟教研室建设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教师分享教研经验、加强教学交流 , 但由于信息平台的共享特性 , 教师在交流的同时也应注意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 “虚拟教研室中存在很多复杂因素 。 我觉得只有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提升了 , 虚拟教研室建设才会更加有效 , 在虚拟教研室课程群里教师要有辨别信息优劣以及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 。 ”储朝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