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李笛:小冰岛 App 研究多 AI Beings 与人类交互( 二 )


文章插图

小冰的快应用包括跟华为,还有其他几家合作,疫情前小冰实际上是华为应用市场快应用排名第一。至于小冰的 App 方面,小冰岛是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一个 App,另外就是小冰其实还有一些不叫小冰的 App,主要是用来做测试,比如小柚酱,这是一个小程序,后面会有 App。还有像 XEva 等等,这些主要是用来测试产品设计的。
IT之家:目前内嵌小冰的智能设备超 10 亿台,下一步数字语音助理的方向会是哪些领域。小冰会推出自有带屏硬件吗?
李笛:目前在数字语音助理领域,我们比较看重的其实是汽车,所以一年前我们开始做。我们希望乘客可体会温暖便利兼具的出行体验。现在像新势力造车,包括高合、蔚来、小鹏,都是我们的客户。传统汽车企业像宝马、日产、北汽、上汽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在这方面发展还是比较快,有点后来居上。
it之家|李笛:小冰岛 App 研究多 AI Beings 与人类交互
文章插图

另外,我们认为智能语音助理的发展方向是公共领域。所以在日本测试了很多铁路、月台、地铁这些环境。我们准备在国内复制已经有的经验。比如说一些月台和即时通讯之间的协同,应用 AI,应用小冰,或者是 Rinna 这种方式来进行协同。这是我们比较看重的。
至于说智能设备,包括传统的智能 IoT,智能手机和音箱,已经基本完成了这方面的合作。所以如果我们要推出一款带屏音箱也好,无屏音箱也好,一个硬件终端也好,我们一定需要有一个目的。
目前为止,有屏音箱,无屏音箱领域,一定程度上其实已经从 AI 故事,或者说 AI 战场,转向消费类电子战场了,离 AI 比较远了。我们肯定不是做消费类电子的,所以近期没有推出小冰的自有的硬件的计划。
IT之家:这次夏语冰等学会了中国画等画风,还有更多歌手出现、合作企划等启动,是否意味着小冰开始更多面向消费者领域有更大的动作。
李笛:从微软分拆之后,我们在 AI TO C 这方面可以做的更灵活,所以动作会比以前更多一些。而整个行业,在 AI 这个领域,整个行业过去主要还都是 AI TO B 的思想文化,比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
我们正在大力布局消费类内容,比方短视频生成,绘画、诗歌、音乐,这些都是消费类内容。但我们目前为止,最主要的还是在布局消费类内容提供平台,而不是消费类内容 IP 化运营平台。我们跟次世文化合作推出了 MERROR 虚拟人物。MERROR 是次世文化负责运营的虚拟偶像。而小冰更像是在背后去驱动包括但不仅限于这几个或者十几个提供内容的虚拟偶像的平台。
IT之家:中国画的绘制相比之前的西方油画之类的,有什么不一样的难点吗?
李笛:中国画模型这次是属于新增,但是坦率讲,中国画模型在技术难度突破上,不如我们推出的艺术家模型和细节构图精度提高,这两个技术含量更高。艺术家模型技术含量最主要是集中在样本是比较少的。比如说塞尚,他的画作没有那么多。我们以前想训练一个风格,并且能够锁定在这个风格上,需要比较多的训练数据。艺术家其实训练数据没有那么多。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我们现在能够在小样本基础上能够做出来,然后构图精度提高。
【 it之家|李笛:小冰岛 App 研究多 AI Beings 与人类交互】it之家|李笛:小冰岛 App 研究多 AI Beings 与人类交互
文章插图

中国画模型近期才新增,是因为它的训练数据不容易获得。中国画的训练数据,跟西洋画的训练数据相比,他的精度和画面保存完好度不够好。同时画上还容易有很多章印,很难确定这章印是不是画面的一部分。以前训练数据不够理想,而这一次,我们把训练数据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