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我为什么不爱刷视频号

编辑导读:微信自从上线视频号后,一直备受瞩目。有了抖音快手的优秀短视频产品在前,微信的视频号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吗?距离视频号上线有一段时间了,本文作者根据自身体验以及其他用户的反馈,对视频号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众|我为什么不爱刷视频号
文章插图
上个月,在去快手交流时,和几位快手的同学交流到是如何看待视频号的,利用国庆放假这几天有时间,就整理成了这篇文章,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回答,希望能让快手的老铁们满意(我计划接下来俩月内写一篇快手的文章,希望可以写好)。
公众|我为什么不爱刷视频号
文章插图
以下要说的全部是基于个人使用体验加上身边同事、朋友调研,客观的在表达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真实的用户使用场景和体验。
开始正文,enjoy
全文 6066 字,阅读 6分钟
01 视频号的数据客观吗首先,我们来看两条关于视频号的数据:
1.根据 2021 年上半年视频号发展白皮书显示,今年下半年视频号 DAU 有望达到 4 亿(数据来源:视灯)。
公众|我为什么不爱刷视频号
文章插图
2.截止到 2021 年一季度,短视频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已经超过 120 分钟。
但微播易数据显示,微信视频号的单日人均使用时长不超过 30 分钟(数据来源: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看完这两组数据之后,老铁们感觉怎么样?
是不是感觉挺分裂的?
从来没有哪一款产品能像视频号这样可以同一时间集如此极端的褒贬不一于一身。
其实,基于微信 IM 的高频及多使用场景的特性,目前的视频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保证其迅速完成产品的冷启动。
而目前在微信生态哪中,视频号的入口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公域内亦或私域内(数据来源:视灯):
公众|我为什么不爱刷视频号
文章插图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用户,请问你经常从哪个入口访问视频号呢?
这个看上去傻傻的问题,但这背后其实代表着用户的访问动机,从哪里来代表主动,从哪里来又代表被动。
本篇文章关于视频号主动与被动的定义:主动:点击视频号主入口点击进入,比如发现-视频号 或发现直播;
被动: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搜一搜等场景下点击进入;
在大伟看来,只有当用户主动点开朋友圈下方视频号入口时,才能代表主观并有意识的是在消费视频号。
在其它被动的场景下,甚至用户或许压根就没意识到是在打开和消费视频号。
我们先来分析下什么场景下不计入视频号 DAU 的统计:
比如当我们刷朋友圈或在微信群亦或在公众号的文章里,看到视频号(准确的说是视频号的某桢截图时),但,并没有点击视频号进入观看。
以下场景,如不点击,均不会计入 DAU:
公众|我为什么不爱刷视频号
文章插图
而只有当用户点击卡片并进入视频号观看视频之后才会计算为一次 DAU,那么这就回到上面我问那个问题了:用户的访问动机。
好比上面大伟举例的微信群聊的场景下,即使我点击进去观看了视频号(群里有人分享,看到视频封面后,引起了兴趣或注意力),看了几秒就返回了,这种会记为视频号的日活或月活数据,但从访问动机上来讲属于被动。
所以,我不太清楚上面视灯给出的视频号的 4 亿 DAU 从主入口进入的占比有多少?
这个被动的视频号访问行为与用户在手机里主动(想要)打开抖音 App 这个行为有着巨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