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我为什么不爱刷视频号( 四 )
一直没有正反馈,谁受的了啊。
第三方面是,公众号的图文创作者即使存在短视频内容生产需求,视频号也不一定创作者们的第一选择。
视频号在当下更多的是作为内容同步和分发的一个渠道而已(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
毕竟相比较而言,抖音和快手人均使用时长更长,尤其是抖音,有着更加波澜壮阔的公域流量可供创作者触达,创作者收益也将远远大于视频号。
最终,视频号在创作者资源上的劣势,又导致其难以在内容丰富度上难以与快手、抖音抗衡,并反过来进一步抑制了普通用户刷视频号的冲动和行为,进而最终又限制了视频号的高速发展(貌似限入恶性循环)。
03 视频号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社交推荐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对于内容创作者亦或内容消费者不太友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引以为傲的“依赖社交推荐的内容分发机制”,那为什么视频号还一直坚持这样做呢?
当然,我不清楚原因,只是猜测下:
是不是之前这么干过(社交推荐分发),而且还干成了?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当然是在说【公众号】生态。
公众号没有排行榜,没有推荐机制(现在有了弱推荐机制出现在订阅号列表中),全部依赖社交关系产生公域流量的分发,比如朋友圈、群聊、1V1 私信等;
而且目前公众号的粉丝价值号称全网最高,有人讲垂类公众号的一万个粉丝价值堪比甚至超过同一个垂类的抖音一百万粉丝。
微信自然更加坚信也假定“视频号”采用公众号的社交分发的成功策略也能够打出一片天地。
但显然经过视频号一年半还要长的时间的发展证明,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或者超预期,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视频号已经开始向机器算法推荐逐步妥协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上一篇《视频号开始向机器算法推荐妥协了吗》中具体阐述过。
如下图所示:
文章插图
04 视频号未来会在哪发力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微信为什么一定要做视频号?
微信一定要做视频号亦或短视频的根本原因在于短视频是一个“时间黑洞”,因为目前用户的在线消费时间除了微信外,几乎都分配给了短视频。
除了短视频还有电商业务,抖音、快手的直播带货,甚至重塑了用户在线消费的方式,现在整的连阿里都坐不住了。
所以,微信当然忌惮自己成为一个或仅仅是一个 IM 工具,虽然大神张小龙或微信一直大力提倡用户“用完即走”(但这句话就是凡尔赛,就像迈克尔乔丹说:我只是普通人,赢得总冠军靠的就是努力工作)。
微信当然也有增长的焦虑,需要创新,需要夺回用户的注意力。
视频号自然承担了微信甚至腾讯未来讲故事的重要角色。
而前段时间几家巨头之间已经实现了小范围内的互联互通,或许会让视频号短期内的发展会受到一定影响。
视频号能不着急吗?甚至微信为了推视频号还用上了微信官方自己一直都不太待见的补贴和裂变的手段,老铁们什么见过微信官方为了给公众号,小程序拉新使用补贴,裂变活动?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当下对于视频号的创作者变现这一侧,也在快速补足,比如视频号互选平台、直播打赏等,提升创作者的变现能力。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对于公众号的存量用户——即公众号创作者,也在赋能,实现视频号与公众号双向关联。
- 红米手机|天玑1200手机将升级换代?红米真我两款机型降价,最低1599元
- 任正非|任正非与孟晚舟的姓氏为什么不一样?
- 东南亚|MIUI13深度使用报告,这还是我认识的MIUI吗?网友评价很真实
- DeepMind首席科学家:比起机器智能,我更担心人类智能造成的灾难
- 传感器|称年轻,我们怎么做到经济自由?
- 我们的生活|社交正在推动“孤独生意”多元化发展,天聊将重塑用户精神世界!
- 本周华为小米相继报出的新闻,让我看到中国科技公司未来发展希望
- 中国电信|在Dolby Week,我见识了真正的杜比体验
- 小米科技|我用的红米10x和小米10pro手机信号,比一台华为p30,一台荣耀v20强
- |为什么以前在飞机上不能开手机,而现在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