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名第一的“本土”K歌App,来自中国( 三 )


4、在Twitter以及Instagram等日本流行社交媒体平台开设「Pokekara」日本站并持续运营 。
日本排名第一的“本土”K歌App,来自中国
文章图片
当然 ,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
中国K歌特色+日本本土化=「Pokekara」
日本排名第一的“本土”K歌App,来自中国
文章图片
UI:日文+多贴纸+横幅
首先 , 如我们上图所看到的 , 「Pokekara」做了很强的日语适配 。 而且更重要的是产品采用了本土App常用的“横幅+多贴纸”UI特色 。 和中国和欧美等市场用户更喜欢简约、清新的画风不同 , 日式App大多会有铺面而来的热闹 , 花字、贴纸表情缺一不可 。
而且相较于Joysound和nana等日本传统K歌App莫名透露出一些古早互联网产品的气息 , 「Pokekara」的现代化、年轻化气息十分明显 , 可谓“全靠同行衬托” 。
日本排名第一的“本土”K歌App,来自中国
文章图片
从左到右:「Pokekara」、Joysound、nana
接下来 , 我们来详细看产品 。
「Pokekara」共有朋友圈、歌房、唱歌、信息和个人主页等五个一级菜单 , 这一点和国内的“全民K歌和唱吧”保持一致 , 但在此基础上有做一些本地化适配 。
朋友圈=排行榜+朋友圈+TikTok
(1)排行榜
「Pokekara」的朋友圈也是产品的打开落地页 , 朋友圈功能下共有排行榜、推荐、关注以及人气视频等4个二级菜单 , 从不同维度为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歌曲和歌者 。
这里有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是 , 「Pokekara」在二级菜单中去掉了中国K歌常用的“同城”一栏 , 这也和中日网友的交互习惯有关 , 中国人使用社交泛娱乐产品还是希望能发展成为线下相见的好友 , 而同城好友则是最低成本就可以见到的对象 。 相比之下 , 日本用户更喜欢以“第二自我”的生命在网上冲浪 , 不太希望被身边的人发现 。
排行榜一栏中 , 「Pokekara」又分设人气上升和日榜人气Top100 。 其中排名Top1的创作者可以获得独有的一个横幅版位 , 排名第二、第三的创作者则共享一个版位 , 排名1-3的用户都可以获得头像展示 。 排名4-9的创作者虽然没有头像 , 但也分到了用户无需下拉页面就可以发现的位置 。 排名10-19的位置共享一栏 , 余下的80名创作者则每20个一组分区陈列 。
与此同时 , 「Pokekara」在榜单之外 , 另立了一个说明 , 详细向用户解释榜单的征选标准、排列规则以及有效时间 。 以排列规则为例 , 是按照用户获得应援榜的数量(应用内的一种礼物)以及送礼人数来进行综合排列 。 这和日本用户一直以来的“说明书文化”有一定关系 。
(2)推荐+关注
「Pokekara」推荐和关注都是以类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形式展出的 。 用户可以看到被推荐用户的昵称、头像、K歌MV、被收听次数、点赞数、转发数、礼物数以及送礼Top3 。 在推荐页面最上方 , 「Pokekara」还给出了热门趋势话题 , 方便用户根据热门音乐趋势创作或关注作品 。
当点开某个推荐作品时 , 除了可以看到常规的音乐作品、评论、等级和收礼情况 , 其实感觉更像打开了B站 , 还没有听到音乐已经可以看到扑面而来的弹幕 , 这和日本的弹幕文化也相契合 。
与此同时 , 在下滑过程中还会发现有一些推荐用户名单以及活动横幅广告 。
其中一个名为 , 性格偏向测试的横幅紧紧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
日本排名第一的“本土”K歌App,来自中国
文章图片
笔者性格测试结果
“性格测试”在社交泛娱乐App中的应用已经从中国出海到了日本 , 同样出海在日本的GRAVITY也积极地利用了性格测试 。 不过一定要说的是 , 「Pokekara」的性格测试和笔者过去所使用的性格测试都有一些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