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三问腾讯地图:棋差一招?另辟蹊径?后发制人?( 三 )


简单来说 , C端层面的产品和服务不充分 , 对于腾讯地图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短板 。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 , 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汽车等模块 , 讲究的是以数据为驱动的信息决策机制 , 这对于平台两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一是信息感知能力 , 二是数据处理能力 。
信息是第一要素 , 从何而来?委办局系统、摄像头、传感器等 , 同时也包括C端用户的移动设备 , 因此对于腾讯地图而言 , C端市场作为其短板或将会降低腾讯对于用户出行信息的专业感知能力 , 从而降低信息决策的准确性 。
当然 , 这样的不足并非不能弥补 , 但是究竟可以弥补多少 , 尚不可知 。 但是 , 总的来说 , 背靠腾讯大生态或许将是腾讯地图能全面、专心To B的关键支撑 。 腾讯的生态优势来自两方面 , 一是To C庞大的社交生态;二是To B持续扩张的投资生态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但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 。 这句话用来形容腾讯地图 , 也许再正确不过了 , 其本身就成长在一个C端流量的顶峰之上 。 据数据显示 , 腾讯地图每天响应1100亿次的位置请求 , 30亿次的poi检索 , 对于位置服务能力已有非常多的积累 。
尽管我们没有下载“腾讯地图”App , 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或多或少有几个腾讯的产品 , 特别是微信 , 必不可少 , 其中内嵌的定位功能已经让我们间接成为腾讯地图的用户 。
除此之外 , 腾讯系生态合作伙伴的产品也不少 , 京东、美团、包括出事的滴滴等等 。 这些品牌的背后 , 或多或少都采用了腾讯地图的技术输出 , 成为腾讯协同外部合作伙伴的对接窗口之一 。
那么 , 背靠这样的大生态 , 腾讯地图在信息感知层面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弱势 , 在往后的日子里只要做好硬功夫 , 即技术研发与开放 , 同样具备与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一同决战出行市场的能力 。
结语
滴滴此次事件 , 再度激起C端市场的品牌胜负欲 , 有能力者入场 , 没能力者暂居他方 。 对于腾讯地图而言 , 优势微乎其微 , 未来也不在C端市场 , 与其跟风进场 , 还不如全面To B , 专心To B或许才有一线生机 。
【GPU|三问腾讯地图:棋差一招?另辟蹊径?后发制人?】*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