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基础课程报告题目,就业创业基础课程报告

创业基础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 也是大学生了解和进入创新创业领域的重要入门课程 , 更是改变对创新创业认知并进行后期实践的桥梁课程 。因此 ,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把这类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核心课程 。但由于诸多因素 , 这类课程建设仍存在课程教学缺乏创造性创新能力、大规模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脱节、重“经典”案例而忽视身边日常创业文化、对学生缺乏“基于互联网”的关注等问题 。
针对这些问题 , 笔者团队结合创业基础教学规律 , 引入双联通学习模式框架和设计服务思维重新审视教学过程 , 探索出一种情境驱动的创业基础混合式教学方法 , 将教学过程分为“情境解构式教学”和“情境重构式教学”两个阶段 , 聚焦具体教学过程 , 完成教学实践验证 , 能够有效提升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
情境驱动的创业基础混合式教学方法
教育界普遍认为 , “90后”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 , 经历了社会连接性和认知连接性的双重变化 。因此 , 创业基础教学要注重学生自身与教学相关群体的社会交往 , 既包括物理的、实时的时空面对面的交往 , 也包括技术支撑的网络虚拟交往 。同时 , 在数字化环境下 , 要遵循创业活动的跨界特征 , 以全面、创新、情境化的方式开展教学 。此外 , 产品(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是创业活动的商业核心 , 可以让学生体验产品创新的主要阶段 , 以培养他们的产品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 , 在教学过程中 , 我们尝试以“产品”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 探索以创业情境为创新创业思维特征和目标的教学方法 , 得到情境驱动的混合创业基础教学模式 。
这种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学习技术 , 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连接性和认知连接性 。教学过程从解构围绕学生发生的现有创新创业情境的三个层次(产品、交互、场景)开始 , 在此基础上 , 注重对未来产品情境的三个层次(场景、交互、产品)的深入创业研究 , 最终以产品的形式展开教学成果 。其中 , 情境驱动的“情境解构教学”和“情境重构教学”紧密相连 , 连贯发生 , 相对独立 。需要注意的是 , 由于创新创业过程本身的不确定性 , 这两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并不是绝对按链式顺序发展的 , 很有可能会出现反复迭代的情况 。在创业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 创业者都需要通过适当的思维方法 , 判断这个环节的结果是否能够达到大局目标 , 或者是否能够作为下一个环节的起点条件 。
【创业基础课程报告题目,就业创业基础课程报告】总之 , 创业基础情境驱动混合式教学法不是对传统教学程序的颠覆 , 而是基于教学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创新发展 。它将学生对生活情境的观察和思考融入创业基础学习的全过程 , 通过塑造产品交互特征和未来商业情境 , 使各种具有创新潜力的未知和可能浮现 , 从而引导学生开发创造新产品 , 为未来带来新的商业愿景 。
情境驱动的“情境解构教学”阶段
情境解构的教学阶段以对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为指导 。以作者团队为例 , 在阐述了课程认知结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后
在“互动层面” , 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 , 寻找客户在使用产品与他们互动时所反映的关系特征 , 重点关注客户在与产品互动时所反映的关系特征 。如果条件允许 , 最好选择系列产品的样品进行交互测试实验 , 并对关键数据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比如“可靠”团队对患病儿童、家长、儿科医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 深入了解了儿童哮喘的日常行为过程、痛点 , 尤其是潜在需求 。从中发现 , 针对儿童哮喘的医疗产品在操作易用性、舒适性和效率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这些研究过程为学生创业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在“情境层面”上 , 要引导学生思考产品的多维情境 , 既要关注产品的当地使用情况 , 又要跳出思维框架 , 积极探索整个社会环境对产品的影响 , 让创新创业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工具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分析 , 最好形成画面感 , 保证分析的有效性 。比如学生可以用角色扮演来模拟儿童哮喘医疗产品的使用 , 测试什么类型的产品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医疗效果 。
情境驱动的“情境重构教学”阶段
>第一 , 确立创业机会领域 。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尽量用发散思维进行无拘无束的思维碰撞 , 比如 , 儿童哮喘医疗产品项目可以泛化为“儿童哮喘医疗服务解决方案” , 如此重新定位有助于摆脱原有医疗产品常规化商品流的固态化认识 , 从创新的视角整合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意 。在确立了创业情境领域后 ,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项目价值及可行性进行必要评估 , 加强其精益创业的思维意识 。
第二 , 寻找产品情境要素 。这是极度思维发散的过程 , 尽管有些情境要素从表面看与所要涉及的创业领域并无太大关系 , 但或许能成为产品突破的强有力要素 。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建立词汇树的方法寻找情境要素的创意亮点:首先 , 学生对创业领域的核心关键词进行挖掘 , 以此作为词汇树根 , 进行强调标识 。其次 , 围绕这些核心关键词利用想象、联想、发散、逆向等思维方式进行头脑风暴讨论 , 绘制思维导图 , 完成词汇树的分解 。
第三 , 构造产品情境结构 。将以上获得的看似相互独立的情境要素巧妙联系起来 , 从中挖掘出体现未来的创业商业愿景 。教师要指导学生重新审视之前找到的诸多情境要素 , 寻找最有灵感的交汇点构成词汇组团 , 然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词汇组团演化为最能打动目标受众的故事框架 , 再把故事框架转化为图形故事板 , 进一步推敲未来产品使用情境的故事脉络 , 完成情境结构评议 。
第四 , 创立产品情境陈述 。这是对故事板内容的深化反思 , 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廓清能够向顾客提供一个什么样产品的愿景 , 实现情境元素从故事叙事到产品叙事的转变 。创业陈述的叙事线索可以是多样的 , 用户、事件、产品、情感的发展都可以成为线索 。值得注意的是 , 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修正原有词汇 , 以便更好突出标志主题 。
第五 , 设定产品与潜在顾客的交互关系 。此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直觉 , 借助隐喻、类比的手段从其他领域的相似情境中发现所需的适合交互关系 , 要不断地打开自己的想象力探寻新奇的交互故事 , 还要根据学习的进展情况不定期邀请用户参与到教学中来 , 经过测试或评价及时调整交互方案思路 。
第六 , 定义产品属性、撰写创业计划书 。此时学生要随时对产品概念进行反思评价 , 产品的属性、造型、功能、交互方式都应与使用情境相贴合 。教师要根据团队项目特点和学生一起探讨商业计划书结构提纲 , 帮助学生搭建好知识脚手架 , 让其通过分工合作对每个部分进行调研分析并最终完成撰写任务 。
第七 , 完善产品、项目路演及评价 。产品概念得到认可后 , 教师指导团队分工进行MVP(最小化可实现产品)验证体验工作 , 并制作路演PPT , 为项目路演做好准备 。在教学展示评价阶段 , 学生通过讲述围绕产品的创业计划故事 , 与相关专家、潜在用户等分享模拟创业的乐趣 。
(作者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08日第11版
作者:岳怀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