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 全国20多个城市启动建设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 有10多个城市已经上线 。
随之而来的是 , 各地智算中心正在连接成网 。 今年6月 , 在科技部指导下 , 由鹏城实验室牵头的中国算力网正式上线 , 截至目前 , 已有超过20个节点加入 , 总算力超过3000P 。
有了大算力的基础 , AI大模型也在蓬勃发展 , 创新层出不穷 。 为了更好支持大模型发展 , 华为与产业界一起构建了从规划、开发到产业化的大模型全流程使能体系 。
针对大模型的发展方向 , 在科技部牵头下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信所)正在和产业界共同规划大模型地图 , 来有序牵引中国大模型创新发展 。
在大模型开发方面 , 昇腾AI推出了大模型开发使能平台 , 让大模型更易开发、易适配、易部署;同时华为携手产学研用各界 , 围绕各个领域大模型 , 分别成立产业联合体 , 打通大模型创新到产业应用 , 让大模型真正服务于各行各业 。
去年底 , 基于全球首个智能遥感框架武汉.LuoJia和全球首个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 , 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合体和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合体成立;两个月前 , 围绕工业流体仿真大模型“东方.御风” , 以及西工大孵化的AI湍流大模型 , 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成立 。
鲲鹏承诺全部兑现
如果说昇腾AI筑牢了中国计算产业的智能根基 , 鲲鹏夯实的则是中国计算产业的数字根基 。
2019年1月 , 华为发布ARM架构的鲲鹏920通用处理器 , 该处理器满足高性能、低功耗、低延时的绿色计算要求 , 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
但想要筑牢中国的数字根基 , 只靠华为“单打独斗”并不可行 。
为了汇聚更多产业力量 , 华为于2019年7月发布鲲鹏计算产业战略 。 自那以来 , 华为始终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生态策略 , 与广大合作伙伴、开发者朋友共建鲲鹏计算产业 。
三年过去 , 华为对鲲鹏产业的发展承诺全部兑现 , 鲲鹏生态逐渐根深叶茂 。
在硬件方面 , 华为开放鲲鹏主板 , 帮助整机伙伴推出自有品牌服务器 , 同时将制造、研发、市场等十大能力开放出来 , 全方面赋能伙伴 。 为了不和伙伴竞争 , 华为还承诺将在条件成熟时 , 逐步停止泰山服务器的销售 , 主动让出市场空间 , 支持伙伴商业成功 。
当前 , 鲲鹏硬件伙伴出货占比已达95%以上 , 而2020年仅为50% 。
在软件方面 , 华为把多年来构建的欧拉操作系统和高斯数据库产品能力开源 , 让合作伙伴能够在此基础上做增量开发 , 由此来提升整个中国的基础软件水平 , 和伙伴共建生态 。
2021年底 , 华为将开源欧拉捐赠给中国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 实现欧拉从企业主导到产业共建共享 , 让欧拉快速跨越生态拐点 , 成为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首选 。 目前 , 欧拉在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 , 新增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2% , 到今年底预计将达到25% , 有望成为中国新增市场份额第一 。
有了基础软件的根 , 应用软件生态才可以加快发展 。
通过鲲鹏DevKit , 自动化迁移工具 , 华为把原有计算体系的应用生态 , 高效地迁移到鲲鹏 。 过去一个应用60人天 , 现在1-2人天 , 迁移已经不再是障碍 。 华为同时通过BoostKit , 性能加速套件 , 来提升有效算力业务性能 , 让迁移到鲲鹏的应用好用 。
软硬件的极致性能和极简开发 , 使得鲲鹏在国计民生行业的技术生态满足度不断提升 , 从2019年的不到10% , 今年预计将提升到70%以上 , 鲲鹏应用生态的兼容性瓶颈已经消除 。
- 苏州华为研究中心,被称“俄式城堡”,你去过吗?
- 智慧屏|双十一大屏电视选购秘籍:不想踩坑就选华为Vision智慧屏
- 显卡|不管你信不信,华为再次拿下第一
-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最牛的6大公司!中国占了4个,华为第6,百度第一
- 高通|高通透出口风,苹果自研基带项目失败,网友:华为技术还是牛啊
- 华为Nova|华为nova11出现突破,迎来12+512GB版本,华为运存终于提升了!
- 华为Nova|双11有惊喜,两款华为nova手机降价,最低1499元,颜值都不低
- 华为mate50|安兔兔10月份安卓手机性能榜揭晓,绿厂强势包揽次旗舰前三
- 仓颉|仓颉语言没公布,不过华为发布了ArkTS鸿蒙开发语言
- 华为鸿蒙系统|第三个系统,第一次改变!据华为表态,鸿蒙OS 3.0系统上线后,将会彻底删除谷歌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