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谁杀死了双十一( 二 )
“C端用户并不直接给平台做贡献。平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保证金、流量推广费以及一部分类似销售额提成的费率收入。”上述人士告诉虎嗅,这种收入模型意味着,平台本身的利润和品牌(或者店主)的投放及销量息息相关,而投放和销量在电商平台上本质上都是流量生意。
这位人士直言,双十一的集中效应,意味着每一年双十一,其实都是电商平台整体模型和策略的大考。“在C端用户和B端用户之间,有一个微妙的平衡,电商平台思考的就是不断调整这个平衡点。”
古典主义双十一(直接干脆的三折、五折模式)之所以被放弃的原因是:对平台而言,这种粗放的流量策略没法压榨出流量的最大价值,以及对于品牌(店主)而言这种质朴的模型可能对传统店铺渠道是巨大冲击。曾有服装品牌在2010年前后参与过电商平台双十一大促,但在之后迅速退出。其原因是过低的活动价格,让一部分线下渠道经销商大为不满,甚至认为这导致了“破价”。
古典主义双十一在2012年左右有过一次大危机。那一年的电商大促已经不那么“质朴”了,当时出现了多起围绕虚假促销、虚假活动的事件。在最严重的阶段,甚至有平台开始担心这一年的双十一会被按下暂停键。更大的危机来自用户,从这一年的交易额增速不难看出,2012年消费者对双十一这件事开始“怀疑”。在2012年部分机构的调查中,消费者对双十一最大的担忧来自于“虚假促销”“质量存疑”。
本质上,这给之后的所有双十一敲响了警钟。2012年的敲打,确实让部分电商平台迷途识返,2012~2013年这些电商平台都开始严打虚假促销,这也间接开启了双十一的一段新时代:2013~2016年双十一交易额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以天猫平台为例,2016年天猫双十一当天交易额突破1207亿元——这几乎是2013年的3.5倍。
一个侧影可以作为这段岁月的见证:物流的飞跃式发展。2016年双十一的物流订单高达6.57亿单,而在2009年双十一当天的物流订单量仅勉强超过1000万单。几大物流公司也纷纷在2016年前后完成资本化,猛然看去,这几乎是一个完美时代。
但新的危机,再次敲响了2016年双十一的大门。一些小品牌和店主发现,自己已经不适合参与双十一大促了。一位日后转型主播的店主曾在采访中透露,2016年平台的流量价格已经是几年前的数倍,对于他们这些小店主(相比于大品牌和大店而言)在双十一期间的投放回报比已经较低。
实际上从2016年双十一交易额的增速下降现象上,能够看出一些端倪。虽然2016年双十一的账面成绩非常亮眼,但这一年的交易额同比增速却是过去几年中最低的。实际上从2013年到2021年之间,只有2019年和2021年交易额同比增速低于2016年。
值得玩味的是,直播带货,恰恰是这一年平台给出的“药方”。某头部主播,在2016年由于自己网店数据下降及增速陷入“迟滞区”而试着直播带货,她曾公开表示,当时她之所以会去尝试直播,正是因为平台许诺了流量扶持——对于愿意配合平台尝试直播的店主,给予部分流量资源。
“消失”的主播和双十一
“刷单死,不刷单亦死。”
这是10月初,一位胶囊饮品创始人向虎嗅的吐槽。当时投资人强烈建议他赶紧上播——双十一登陆超级主播或者至少头部主播直播间,拉高GMV,然后年底再融资一轮。
当时各大主播双11的选品早已开始,在投资人撮合下,这位创始人“加塞”和某主播选品团队成功见面。但选品团队提出了让他无法承受之重:“如果一旦直播间卖不出货,你们团队必须自己买走,不能因为一个品牌毁了我们的带货名声。”
- tizen|全球第一手机巨头的自研系统,被干死了
- saas|2022年,它们挣扎在生死线上
- 显示器|黑莓手机今天彻底死了,但黑莓活得比你想象的滋润得多
- 机箱|撕掉大厂生态的假面
- wifi万能钥匙|戴珊的淘宝变局
- 电子商务|是谁逼死了实体店?要不要取消电商?
- iPhone|iPhone上满屏的小红点,逼死了多少强迫症?
- 黑莓手机今天彻底死了,但黑莓活得比你想象的滋润得多
- 黑莓手机今天彻底死了,黑莓公司却活得很滋润
- 黑莓手机今天彻底死了,但黑莓活得比你想象的滋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