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生鲜生意不好做,无印良品为何也要凑热闹?( 四 )


然而超级物种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热捧。不仅食材定价比菜市场和普通超市贵,而且菜品质量和口味不如餐厅,两头都不讨喜。
如今,没有给永辉超市带来新业务增长点的“超级物种”,给永辉超市造成业绩方面的拖累。财报显示,负责超级物种、永辉生活门店等新零售业务的永辉云创,从2017年至2020年,4年内累计亏损额超过30亿元。到2021年,已经有8成以上的超级物种门店关门,仅剩70多家门店。
生鲜产品易腐烂、地域性强。这意味着生鲜食品的物流和配送,是诸多商品中物流系统复杂程度最高、管理最难的品类。传统商超在这方面尚且没有十分优秀的解决方案。
一位与多家社区团购平台合作的供应商也曾向连线Insight大吐苦水,“生鲜产业链的利润率一直不高且损耗率高,尤其在夏季供货,有时不仅不赚钱甚至还可能亏钱。”
生鲜供应链环节众多、层层加价,消费者买的价格贵,但商家本身却挣得不多,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损耗。根据兴业证券研报数据显示,国内生鲜产品从产到销,损耗率高达25-30%,保鲜量仅10-20%。
而无印良品已经在日本开了两家“菜市场”,恐更明白生鲜市场的利润低。但在中国业务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它亟需通过“零售”讲出一个“新故事”来破局,这也是无印良品愿意进入生鲜行业“折腾”的原因。
所以其选择与京东七鲜联手合作的方式,既把损失降到最低,也能借京东七鲜占得一定市场份额。
此前无印良品便曾与京东有过合作关系,如今选择与京东合作试水生鲜超市的决定也不难理解。自2018年正式入驻京东商城起,无印良品开始与京东有过电商、物流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而且,京东旗下美食生鲜超市七鲜在生鲜菜场方面的经验,或可以让首次在海外市场试水生鲜超市的无印良品少走一些弯路,便于本土化运营。
七鲜也需要“新故事”。2018年1月在京东亦庄总部开出首家店后,至今3年间仅开出50余家门店。但2018年5月,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笑松曾在战略发布会上宣称,七鲜超市要在5年内在全国铺1000家门店。
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同类型新物种模式的开创者盒马,目前在全国的门店数已达到233家。在品牌影响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搭建上,相比于七鲜超市的50多家门店数量,前者显然已经达到一个较为成熟的品牌地位。
因此,对于多数生鲜行业的玩家来说,生鲜并不是利润丰厚的好生意,但却是能让其不断获得流量和提高日活用户的“秘籍”。
“生鲜”能否拯救无印良品?
从杂货到“卖菜”,无印良品的转变背后,其实是无印良品集团面临的现实困境。
20世纪80年代,无印良品在东京开出了第一家独立旗舰店后,凭借简约且价格低廉的商品定位,在日本市场迅速打开了局面。而后,2005年无印良品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其主打“简洁、环保、好用”的定位,并转变策略,主要定位中高端人群,深受以年轻群体为代表的用户喜爱。
2012年,无印良品开始在中国借势扩张,以每年新增30到50家门店的速度发展,同时营收也大幅增加。2015年,无印良品在中国迎来发展高峰期,其在中国拓展38个城市,门店多达121家。营收也从2011年的115.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99.4亿元。
此后,无印良品在中国区的表现便开始持续下滑。2016年开始,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幅逐渐下降。到了2017年,无印良品在中国区的店铺数虽已经达到200家,发展为仅次于日本的规模,但其同店销售增幅也开始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这样的低迷期持续了漫长的时间。除了2019年的6月至8月回升了2%,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同店销售额下降的趋势持续了近两年半,最大降幅为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