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西安日报厂房里来了“机器人同事”智能制造推动航天“金牌动力”从精细到卓越液氧煤...|智能制造推动航天“金牌动力”从精细到卓越( 三 )


与生产线建设同步进行的还有信息化建设 。 如今 , 公司基本建成了由PDM(产品数据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质量管理系统组成的信息化系统框架 , 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传递、结构化存储与应用 。
生产人员通过操作MES系统 , 指挥AGV小车不断从立体库进出 , 将3000多项零件按需、准时、定量配送至各工位 。 生产进度、库存情况等数据和信息 , 通过MES系统进行统一管控 , 保证了生产线的高效运转 。
通过数字化系统的集成应用 , 生产现场已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 操作工人只要扫描零件合格证上的二维码 , 系统将自动配套对应的工艺规程;每进行完一道工序 , 系统会进行数据自动采集 , 实现关键参数自动记录 , 系统根据工艺规程要求自动判读参数记录值是否合格 , 如果不合格 , 系统将无法跳转至下道工序 。 通过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和约束性流程控制 , 发动机生产质量得到严格管控 。
如今 , 智能化制造在西发公司已遍地开花 。 在阀门装配车间 , 电磁阀精益生产线已投入应用;在涡轮泵生产车间 , 涡轮泵装配生产线正在建设;在热处理车间 , 设备集中管控系统实现大型热处理设备的高效可视化管控……这些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和数据驱动的信息化平台 , 代替了人工重复性、重载荷、低附加值的工作 , 让液体火箭发动机智能装配新模式“落地生根” 。
近几年 , 中国航天迎来高密度发射态势 , 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动力系统 , 液氧煤油发动机大规模批产应用已箭在弦上 。 西发公司加快生产步伐 , 将液氧煤油发动机生产新区打造成现代化、智能化工厂 , 为空间探索“长征路”提供不竭动力 , 支撑液体动力智能制造从精细到精益再到卓越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