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活跃用户数量|公司被阿里收购,他四年后离职再创业,4天融资3.8亿( 三 )


以小搏大 , 并不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斗 。 祝铭明伸出一只手 , 这是他列举的“达摩五指”:渠道、品牌、供应链 , 大公司占优;产品力、生态 , 则是小公司的强项 。 他对品牌表达了“敬畏” , 在产品和技术路径上流露出近乎狂傲的自信:“全球AR厂商分为两类:Rokid、其他公司 。 ”

创立之初 , Rokid以智能音箱起家 , 又在短短一周内转向AR眼镜 , 许多人闹不清其中玄虚 , 觉得Rokid“什么火就做什么” , 是一家“蹭热点”的公司 。
祝铭明不认可这种说法:“我们从来不追热点 , 是热点在追Rokid 。 ”
他从2013年——加入阿里之前 , 就放言自己要做AR眼镜 , 智能音箱只是AI技术的一次落地 。 蛰伏近十年后 , 祝铭明才等来AR领域的曙光——或者 , 用他自己的话说 , “人机交互最后的革命爆炸点” 。
他有乐观的底气:Rokid还有多款新品在研发 , 大量技术成果尚未投入生产 。 他也在无意间流露出谨慎和悲观:Rokid Air现阶段的使命是先把AR眼镜“怼到用户脸上” , 至于用这副眼镜能做成多少事 , 还要留待以后再说 。

关于AR和VR的路线之争 , 祝铭明选择“搁置争议”:这是两条相向而行的技术路线 , 一者从南到北 , 一者从北向南 。 没有人知道它们会在何处相遇 , 但他相信 , 到AR和VR最终碰面时 , 一定会碰撞出一个颠覆性的产物 , 永久地改变人类的科技格局和生活习惯 。
宏大的理想 , 对应的是略显黯淡的现实:IDC发布的数据显示 , 2022年上半年 , 中国AR终端出货量仅2.8万台 , VR头显出货量则高达55.8万台 , 同为“元宇宙入口” , 两者当前的差距堪称悬殊 。
不过 , Strategy Analytics等多家机构均作出预测:AR设备装机量将在此后5年内激增 , 最终反超VR设备 。 到2027年 , 元宇宙设备将会是一个规模480亿美元(约合3420亿人民币)的巨大市场 , AR有望在其中占据六成以上的份额 。
道路艰险 , 前景遥远 。 当然 , Rokid大概也不在乎这些数字 。 “我们认为未来在哪里 , 就往哪里走 。 ”祝铭明说 。
理性、理想和理由 创立Rokid的初衷异常简单:往浅了说 , 祝铭明相信未来一定属于AR , “AI和AR将引发科技信息终端的大变革”;往深了说 , 他热衷于参与和引领改变世界的潮流 , “这个变革为什么不能是中国人主导呢?”
这是他在公司的口头禅之一:Why not?为什么不呢?
这个男人似乎不知疲倦 , 也不知忧愁 。 年过45岁 , 他还在Rokid八周年庆典上扮成《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船长;公司现金流最吃紧的时刻 , 他也笑容满面、行走如风 。 有投资人焦虑了 , 祝铭明还跑去安慰:别担心别担心 。 “人的两种情绪是最没有价值的 , 一是嫉妒 , 二是焦虑 。 ”

有投资人形容他是“彻底的乐观主义者” , 他思考了一会儿 , 将这个词替换成“理性主义者” 。
祝铭明的极客理工男思维 , 有点像是字面意义上的“做题家”:只要一个问题在物理层面上是有解的 , 就想办法去解决它 。 没钱了 , 就去融钱;产品有缺陷 , 就优化产品;破产了 , 大不了东山再起 , 把员工的遣散费发够就是了 。
他没那么在乎成败得失 , 甚至不在意项目盈利与否 , 对早已财富自由的Misa而言 , 理想远比短期收益更重要 。 祝铭明说 , 行业里的聪明人太多了 , 自己绝不是最有头脑的那一个 。 由他一手创立的Rokid也和他一样 , 没有什么优点 , 只是“命够长、够坚持” 。
骑着摩托穿越荒原的旅者 , 或许只是习惯了冒险 , 习惯了选择最少人选择的路线 。 当谈及理想和愿景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时 , 祝铭明流露出如今少有的、10年前创业者身上的那种豪气:我不奔着赚多少钱 , 更在乎改变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