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平台还在延续买量时代的打法 , 从而导致品牌的营销成本居高不下 , 持续承压 。 整个行业陷入了一个僵局——“卖药”带来的高营收与营销消耗的高成本之间的平衡成为各大平台生存的关键点 , 使其很难再有空间或心思去做颠覆性的创新或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
互联网医疗行业亟需新鲜的血液注入 , 来焕发新的生命力 。
新玩家的故事也不新
尽管互联网医疗平台大多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 但是由于行业前景明朗 , 且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 还是有不少的新玩家陆陆续续地跨入这个赛道 。
影视巨头华谊兄弟旗下的上市公司华谊腾讯娱乐就正在从影视娱乐行业向互联网医疗行业转型 , 并先后在2021年4月收购了处方药新零售平台「医智诺」以及在2021年10月成立了聚焦智慧健康服务领域的合资公司「獴哥健康」 。
现如今 , 这两大平台公司已经完全支撑起了华谊腾讯娱乐的业绩 。 根据华谊腾讯娱乐发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 , 今年上半年 , 华谊腾讯娱乐实现营收约6.73亿港元 , 同比增加267% 。 其中 , 獴哥健康贡献了3.46亿港元的营收 , 加上医智诺两者合计收入占比超过85% 。
成立不到半年 , 獴哥健康就已经成长为华谊腾讯娱乐的营收新支点 。 不难发现 , 偌大的一个互联网医疗市场 , 哪怕是现在进场依旧还有利可图 。
而事实上 , 在早就历经大风大浪的互联网医疗行业 , 獴哥健康的故事并不太新 , 但在商业模式上却也有着较为独到的一面 。
在战略规划上 , 獴哥健康将自己定位为“以供应链为核心 , 医疗服务为抓手 , 数字技术为驱动的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用户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 业务覆盖健康消费、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模块 。 目前 , 以药品批零、设备租赁和耗材销售为主的健康消费占据着公司的90%左右的营收 , 是支柱业务 。
这样的故事对比市面上的大多平台没有太大的差别 , 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都在做 。 但在品牌规划上 , 獴哥健康的创始人兼CEO董宇表示 , 獴哥健康有两个不变的原则 , 其中一个就是不碰“严肃医疗” , 只做“消费医疗” 。 也就是说 , 獴哥健康已经对自家的用户群体与服务边界做了明确的割舍与划分 , 不会去涉及治病救人方面的医疗业务 , 只解决健康管理方面的需求 。
对比市面上部分平台什么都想做的思路 , 獴哥健康的定位还是比较克制的 , 有了割舍 , 也就意味着獴哥健康将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医疗市场的利益 。 目前 , 其主推的獴小妹健康平台主要就只为女性用户及其家人提供疫苗的在线咨询、知识科普、接种预约、体检预约、上门核酸检测等等 , 基本偏向于弱需求的健康管理服务 。
或许是由于行业切口更小更集中的原因 , 尽管入局较晚 , 但獴哥健康依旧跑通了一部分市场 ,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只是在完成商业闭环的同时继续验证自家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应对当前的用户需求变化即可 。
这对于现阶段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说 , 参考价值是有的 。 当行业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 , 接下来往往越是精细化的服务 , 越有盈利的空间 。 类似的反馈也来自大平台 , 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的营收主要来自“卖药” , 但并不代表医药电商不好 , 只要能保证营收增长与渠道合规 , 那么大平台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就不是在模式上 , 而是在运营上 , 即过度的营销成本从而带来的经营压力 。
很多聚焦且细分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本身是能赚钱的 , 但由于平台操之过急 , 过度的运营从而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 最终拖垮了平台 。 从过往的案例与当前的平台来看 , 互联网医疗需要精细化管理 , 市场趋于冷却回归理性本身也是一件好事 , 重新审视业务模式与运营对互联网医疗来说非常有必要 。
- 果粉能接受苹果挤牙膏|iphone14标准版销量惨淡,果粉集体用脚投票
- 尽管这一代苹果手机混用了A15、A16|坏消息传来,iphone15基本可以确定混用芯片
- 对于最新的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性能如何?
- 笔记本|买新电脑了?7个步骤教你避免买到翻新机 都是干货
- 以太坊|事关以太坊后10年,最新路线图白话解读版来了
- 相对iPhone而言|苹果即将发布两款新ipad,学生党最关心的入门款
- iPhone14终于升级了散热从苹果官方介绍里|iphone14散热优化:新增铝板
- 苹果的动作很快|iphone14plus最不受欢迎,果粉说出真心话
- iPhone14标准版、iPhone14Plus的核心配置都是A15满血...|苹果紧急下架iphone13pro,果粉:库克真是太机智了
- 通常来说|苹果a16跑分出炉,网友:a16简直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