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通信事业一直在进步 , 但似乎尚不满足 , 尤其是对速度的要求 。 事实上 , 正当5G通信把速度抬到天花板时 , 用户又感觉覆盖率不足 , 大家迫切希望电梯里、沙漠中、高山上都充满着信号 , 不仅能电话和短讯 , 亦能刷抖音、打游戏等等 , 于是 , 低轨卫星问世 , 被誉为飘在空中的基站 。 其实 , 这个概念没有太新鲜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 , 只是因通信质量和终端资费等问题 , 桎梏于军方 , 没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 现在 , 低轨卫星再度登上热搜 , 标志性事件是苹果、华为等头部终端厂商 , 开始在自己产品上增加低轨卫星功能 。 强大的资本和技术注入 , 有望让低轨卫星普及开来 。
卫星通信就是通过天上的卫星 , 直接向手机或者终端发送简短的信息 , 但终因流量有限 , 只能适用于“小信息”的应用场景 。 所以 , 要想普及 , 势必要拓宽频谱和增加带宽 。 显然 , 类似带宽、频谱这样的资源 , 总有其上限 , 快速拓宽其实是非常难的事情 。 而一些乐观者则认为:低轨卫星 , 或将取代5G 。
低轨卫星 , 通信世界的“新星”?
如前文所述 , 终端连接卫星并不是一项新的技术 , 早在80年代就已经有大型的终端机和卫星在进行通信 。 只是受卫星的数量和覆盖率因素 , 很难满足地面的需求 , 终端机功率过大 , 也不符合消费电子规范 , 而未进入公众视野 , 又造成了“低轨卫星”的神秘感 。 加之 , 凤毛菱角的卫星动辄应用于军工、太空等领域 , 自带着一股仙气 。 这也是为什么当iPhone 14和Mate 50增加卫星功能之时 , 消费者特别亢奋 , 但显然 , 低轨卫星并不是什么新星 。
通俗来讲 , 低轨卫星就是“会飞的路由器”或者叫“空中的基站” , 距离地面300公里到2000公里 , 通过大量在同一轨道的卫星 , 组成卫星群组 , 构成卫星互联网 , 实现大面积信号覆盖 。
卫星互联网指的并不是由卫星创造数据和信息 , 它们在整个通信过程中 , 只是起到中转作用 , 负责把用户的信号传递到地面大型基站 , 由地面基站接入互联网 , 与世界通信 。 基于此 , 低轨卫星比之路由器的优势在于 , 更容易适应沙漠、高山和海洋通信 , 毕竟 , 凿山、填海式地建设工站 , 成本非常大 , 连中国移动都承担不起;但低轨卫星也有劣势 , 致命的缺点就是“轨道资源有限” , 很难形成同地面相媲美的“空中基站群组” 。 举个例子 , 红透全球的Space X , 计划发射4.2万颗星链卫星 , 这已经是行业内的创举和天花板 。 但相比地面动辄几十万的基站 , 多少显得有些寒碜 , 即便在5G基站建设落后的美国 , 也早在2019年建设完成3万个5G基站 , 而中国集举国之力 , 建成30万基站 , 可谓是一骑绝尘 。
基于这些状况 , 低轨卫星通信并不是新鲜的玩法 , 更不可能取代5G , 起码在没有大幅度拓展太空频段和轨道资源之前 , 低轨卫星只能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 , 在特殊区域协助通信 。 但各大厂商纷纷布局 , 他们更愿意相信:人类始终要深入“不毛之地” , 到了那个时候 , 卫星通信将会大展神威 。
低轨卫星 , 有戏吗?
目前看来 , 低轨卫星虽然只能起到补充作用 , 但人类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一旦有想法和线索出现 , 就有人类试图把其变成现实 。 况且 , 探索和思考本身就价值连城 , 纵然没有走到终点 , 我们也可以获得大量的中间产品 , 甚至是新的通信秩序 。 这就是为什么iPhone 14和Mate 50上市“低轨卫星”功能 , 能引发如此的高关注度 。 大嘴余承东表示:低轨卫星 , 是把华为捅上天的技术;而iPhone 14选择低轨卫星 , 则代表着强大的资本、技术、产业链开始关注低轨卫星 , 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总之 , 十分有戏 。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36氪首发|深耕智能汽车软件研发底层,「怿星科技」获数千万元A1轮融资
- 全球卫星导航出严重故障,24颗卫星联络中断,网友:幸好没合作
- 最便宜的折叠屏要来了?OPPO晒新旗舰,价格比moto还卷,4999有戏
- 卫星|苹果用 4.5 亿美元和 24 颗卫星,实现了一个你用不到的功能
- 何止5G网络!韩国展开6G卫星计划,中国早已布局
- 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 我国已构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骨干网
- 芯片|不止英伟达,美企宣布重要决定,华为有戏了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安装要给钱,使用要收费,关闭要罚款,我国卡友苦北斗导航久矣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厉害!这一领域实现北斗系统替代GPS新突破
- 本文转自: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21日消息(记者 潘頔 周静泊)1...|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应用国际合作中心揭牌仪式在海口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