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产品给非裔用户的体验并不完整,他们的发质特点导致可能要用五六个通版产品,来完成一个造型的需求 。”查理说,“若一个产品可以整合五六个产品的体验,即使客单价较高,但因节省了消费者的成本和时间,他们也愿意买单 。”
据查理描述,为了更贴合黑人群体的美发习惯,他们不仅在产品上要找出最合适的温度挡位(白人的细软发质,低温160度左右一般可以满足需求;棕色人种或亚洲群体一般要180度至200度;而黑人群体由于多是卷发发质,需要设置更高的温度),还要在产品功能上增添急速加热功能,提高做发型的效率,此外,为了适合更厚的发量,还需要根据人体工学做产品造型的调整 。
如此看来,若想获取更高的客单价,在细节方面下足够的功夫是必不可少的 。
当然,除了如TYMO这类走品牌化路线的产品之外,许多中国产品打入美国黑人市场,还在依靠低价优势 。
假发卖家田清给虎嗅举了一个例子,在深度进入美国黑人市场之前,他一直认为真发产品最好卖,但随着不断走访和考察,他发现许多黑人更偏好化纤材质或者化纤+真发的混合假发,因这类假发的价格甚至不到真发价格的一半(田清的真发材质产品约卖100美元左右) 。
回国后,田清加大了化纤假发的投入力度,也吃下了一部分下沉市场 。
实际上,在美国,非裔美国人群体的许多产品需求都是被本土品牌忽略的,而且在购物时,也会受到不公平对待 。
据2018年美国Gallup公司的调查,59%的美国黑人称,在市区商店和大型购物商场享受的待遇,不如白人消费者 。实体店销售人员,或者是商场保安,往往认为黑人更有可能盗窃商品,或者经济水平低,买不起高端商品 。有的美妆美发品牌实体店,甚至把黑人女性的产品陈列柜上锁,有时还会拒绝黑人消费者购买 。
尽管如今的美国愈发讲“政治正确”,且自弗洛伊德事件后,美国各地兴起“黑人店铺消费”热潮,呼吁美国品牌留更多的货架给黑人企业产品 。
但在虎嗅与多位熟悉该市场的业内人士交流时,发现仍存在不少“购物歧视”的情况 。
刘思军告诉虎嗅,许多前来MyyShop采购的美国B端客户,有不少是黑人,他们往往将采购来的产品加价不少,销往自己的社区 。由于在本地批发市场有时会受到歧视,不少黑人商人拿货的渠道受限 。此前,这种困境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但随着年轻人对网络的使用愈发普遍,不少人开始发现中国跨境电商这一机会 。
“我们发现,前来采购的美国黑人客户越来越年轻,普遍都是90后,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一开始只是自己消费,后来慢慢发现这一商机甚至变成当地社区的KOC 。”刘思军说 。
中国产品在非裔美国人市场的表现折射出他们的生存处境 。
美国黑人脱口秀演员曾在一次演出时调侃道:“我爱中国人,我敢说一个黑人社区里面,做得风生水起的华人商铺不少于37家 。中国人知道所有事儿,卖得都是我们喜欢的一切物件,鸡翅、头巾、马尾假发、DVD,甚至可以一次只买一根的烟 。
但跟我们一直待在一起的白人却不知道,后来人甚至更了解我们,这让我们觉得在这个国家不受欢迎 。”
品牌升级遇挑战
虽然非裔美国人的处境留给中国出海人一些市场空间,但中国产品想摆脱低毛利的代工厂身份,走品牌化路线,仍要面对不少挑战 。
比如拿假发产品来说,虽然河南许昌供应了大部分黑人市场的假发,但线下的终端渠道却多由韩裔老板把控 。
- 三星|三星退场!国货有多香,看双十一家电战报就知道
- 2021新国货品牌50强:比亚迪第3,太平鸟第21
- 国货美妆:只想活下去丨氪金
- 随着国货品牌产品对传统文化不断深入挖掘|蓝牙耳机怎么选?那些让男生“相见恨晚”的蓝牙耳机,实测有用
- 足球|世界杯上满满中国设计小巧思:国货闪耀卡塔尔
- 电子商务|14个品牌销售破亿背后,谁在助力国货崛起?
- 国货“爆款”剃须刀诞生,连续106天稳居榜首,飞利浦如何突围?
- 再见耐克!耐克被平台正式下架!消费者不再买账,国货卖爆了!
- 2022年双十一战报新鲜出炉|麦富迪与中国版《家有恶猫》麦富迪荣获国货品牌代言人
- 近日|海昌隐形眼镜荣膺《第一财经》“2022年度国民新国货”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