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网官网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时间

近日,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从教育部官网获悉,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于2021年4月至10月举行,为全面贯彻落实金平总书记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春红梦之旅”的答复精神,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创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打破,我就创造 。
二、总体目标
更加中国化、国际化、教育性、综合性、创新性,传承跨越时空的伟大井冈山精神,同步聚焦“五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推动线上线下竞赛组织一体化,打造中外共建、共享、融合的创新创业盛会 。
——比较中国化 。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体现红色基因的传承,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增强高等教育吸引力 。
——更国际化 。汇聚世界知名高校、企业、决策者,融入经济双循环创新浪潮,搭建全球创新创业竞争平台,提升高等教育影响力 。
——更多教育 。搭建“五育并举”实践平台,增强青年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展现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
——更全面 。形成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打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高等教育引领力 。
——更有新意 。优化竞赛形式和内容,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增强高等教育创造力 。
三、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构建素质教育发展新格局,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理念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力量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激发学生创造力,鼓励青年扎根中国了解国情民情,增长创新创业智慧和才干,坚定理想追求,实事求是探索新路,把激情澎湃的青春梦想融入伟大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
以赛促创新,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 。将教育融入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成果转化和产学研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新局面 。
四、大赛内容
1.主要事件 。包括高竹角赛道、“青春红梦之旅”赛道、职业教育赛道、萌芽赛道(详见附件1-4),新增产业命题赛道(赛道方案另行发布) 。
2.青春红色筑梦之旅 。(详见附件2) 。
3.并行活动 。即“慧秀中外”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慧智创业”中国民族品牌经理人面对面、“慧展蔡华”历届大赛优秀项目对接会
2.比赛将成立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由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教育部、江西省负责领导任副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要负责同志任秘书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比赛的组织实施 。
="font-size:15px;">3.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项目评审等工作 。
4.大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负责对赛事组织、参赛项目评审、协办单位相关工作等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 。
5.大赛总决赛由中国建设银行冠名支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积极争取中国建设银行分支机构对省级赛事的赞助支持 。
6.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成立相应的赛事机构,负责本地比赛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 。
六、参赛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网官网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时间】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等;已在主管部门完成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件的扫描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 。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真实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20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总决赛时提供投资协议、投资款证明等佐证材料 。
4.参赛项目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 。须尊重中国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
5.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 。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
6.参赛人员(不含师生共创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6年3月1日之后出生) 。
七、比赛赛制
1.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以及国际参赛项目) 。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地负责组织,总决赛由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 。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地报名团队数(含邀请国际参赛项目数)、参赛院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总决赛名额 。
2.大赛共产生320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港澳台地区参赛名额单列),其中高教主赛道2000个(国内项目1500个、国际项目50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500个、职教赛道500个、萌芽赛道200个 。
3.高教主赛道每所高校入选总决赛项目总数不超过5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每所院校入选总决赛项目各不超过3个 。
八、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2021年4月)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服务网的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微信公众号可进行赛事咨询 。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1年4月15日,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地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8月15日 。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网址:www.pilcchina.org),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
2.初赛复赛(2021年6—8月) 。各地各学校登录cy.ncss.cn/gl/login进行大赛管理和信息查看 。省级管理用户使用大赛组委会统一分配的账号进行登录,校级账号由各省级管理用户进行管理 。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校、各地自行决定,赛事组织须符合本地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并制定应急预案 。各地应在8月31日前完成省级复赛,并完成入围总决赛的项目遴选工作(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总决赛参考) 。国际参赛项目的遴选推荐工作另行安排 。
3.总决赛(2021年10月下旬) 。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和各类单项奖;另设高校集体奖、省市组织奖和优秀导师奖等 。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查看具体内容 。大赛专家委员会对入围总决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项目进行总决赛现场比赛,决出各类奖项 。
大赛组委会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教育部大学生就业服务网(新职业网)”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创业指导、投资对接、人才招聘等服务,各项目团队可登录上述网站查看相关信息,各地可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为参赛团队做好服务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为参赛团队提供多种资源支持 。
九、工作要求
1.宣传发动 。各地各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鼓励师生观看大学生创新创业题材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 。
2.协调组织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协调高教、职教和基教等职能处室共同参与,组织做好省内比赛和项目推荐工作 。
3.提供支持 。各校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
4.疫情防控 。各地要根据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遵守属地管理原则,科学制订赛事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安全有序推进大赛的组织筹备 。
十、联系方式
1.大赛工作QQ群号为:460798492,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两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交流 。
2.大赛组委会联系人: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萧潇
联系电话:010-68352259
电子邮箱:jybdcw@chsi.com.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3座
邮编:100044
南昌大学 周明 涂欢
联系电话:0791-83968059
传真:0791-83968059
电子邮箱:nccc@ncu.edu.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 李炜
联系电话:010-66097850
电子邮箱:internetplus@moe.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
邮编:1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