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从电商到超市,美团的零售之变( 三 )


美团覆盖全国2800多个市区县的即时物流体系、智能调度系统 , 既有数字化系统的支持 , 也有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科技应用 。 2021年年中 , 美团优选启动智能仓项目 , 智能冻品分拣到线、智能双层分拣到团、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等技术相继落地 。 截至今年11月 , 美团无人机配送已在5个商圈落地 , 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累计订单超10万单 。
为消费者提供30分钟即时、确定性服务 , 需要不断加大科技驱动力 。 三季度 , 美团研发支出增长至54亿元 。 持续为降本投入 , 是维持零售各环节效率优势的根本 。
另一方面 , 是供应链精选SKU和反向定制 , 既实现供应链环节的增效 , 也为消费者持续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 。
精选SKU因品种少、采购量大 , 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 , 同时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和库存周转天数 。 美团明日达超市有多种自有品牌模式 , 可以面向消费者需求开发产品 。 这和Costco的优势是一致的 , 用较强的议价能力换取优惠空间 , 带给消费者触手可得的实惠 。
整个过程总结起来很简单 , 降履约的本 , 增供应链的效 , 赚周转的钱 。 因为面对的都是“日常高频刚需商品+定制化的特殊品类”的消费结构 , 所以最终能形成规模效应 , 带来稳定的盈利 。
作为这样一家持续投入的新型线上超市 , 美团的长期价值已经无法用电商的指标去衡量 。 作为零售业的一员 , 美团的评价标准却也并不复杂:
本地化能力 , 适应不同区域的市场结构、消费者特征、商品供给;长期科技投入 , 成为真正的效率之王;供给能力建设 , “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精准” , 让消费者乐于选择;以及全链条的确定性 , 提高零售的运营抗风险能力 。
虽然成为零售公司看起来是一门慢生意 , 但美团生来就带着基因 , 只是在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 , 兑现着零售的未来而已 。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