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 AI让文物“动”起来

穿越时空 AI让文物“动”起来
AI技术赋能考古 从文物发掘、修复到保护都将更便利
考古专家:高科技应是考古辅助手段而非噱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程依伦
图/受访者提供
11月21日 , 长江口横沙水域 , 中国水下考古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突破 。 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终于初露真容 。 这次成功打捞背后 , 凝聚了考古人的智慧与经验 , 更是“水下沉船自动识别辅助系统”“全球首艘智能化采样无人艇”“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等硬核科研成果“组团出击”的成果 。
近年来 , AI技术开始赋能考古领域 , 通过AI建模可以助力文物修复 , 通过图像识别能够“凝练”数字壁画 , 让文物“动”起来 。 当考古遇上AI , 还会碰撞出哪些火花?采访人员对此进行了采访 。
AI为水下考古“提速”:
突破技术瓶颈 从发掘、采样到打捞都实现“智能化”
“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发掘与保护 , 是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 近日 ,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参加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科研座谈和经验分享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早期探测和打捞出水 , 离不开AI技术的一套“组合拳” 。
崔勇介绍 , 由于“长江口二号”沉船被发现的区域是在长江入海口 , 水质泥沙含量大 , 船体周围泥沙淤积较厚 , 由于能见度差 , 对于水下考古的考验依然比较大 。 最终 , 考古专家们决定通过水上和水下三维扫描的方式来获取更多信息 , “比如在水下 , 利用声呐技术传回的声波的点位 , 形成点云数据 , 从而可以做出一个三维的点位图结构 , 再通过整体打捞 , 获取更多沉船的信息量 。 ”
据了解 , 从2014年起 , 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便组建了“长江口二号”沉船研究团队 , 先后研发出“水下沉船自动识别辅助系统”“全球首艘智能化采样无人艇”“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等成果 , 使“长江口二号”的考古工作变得“智能化” 。
如“精海6号”智能化采样无人艇 , 可以从多个角度获取沉船及周围环境的宝贵数据资料;而在打捞过程中 , 通过智慧打捞监控系统 , 打捞人员可以实时监控相关数据 , 如保护古船打捞的“弧形梁”姿态是否发生碰撞;打捞进度如何等 。
AI辅助文物修复:
打破时空、地理限制 让三星堆文物和敦煌壁画“活灵活现”
在文物修复过程中 , 计算机视觉的前沿技术可以在出土文物的碎片拼接、复原以及原初形态的数字化重建方面发挥协助作用 。 “比如有些器形出土后 , 它的材料酥了或者折损了 , 那么我们通常就可以用AI建模来进行修复 , 从而实现在虚实集成世界里面做复原 , 考古拼接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 ”著名考古学家、南方科技大学讲习教授唐际根说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AI还能打破“时空”局限 , 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 。 近期 , 在唐际根所策展的《理解三星堆》展览中 , 就有一段通过三维建模复原的祭祀场景 。 “从场景中人物的服装形制以及仪式过程 , 我们都做了大量的工具延伸 , 才得以最终呈现 。 ”
另一边 , 敦煌研究院则在尝试通过AI打破地理空间限制 。 敦煌藏经洞内藏有经卷、文书、绢画等5万余件文物 ,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 , 这些珍贵文物流散到了世界各地 。 腾讯旗下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透露 , 通过激光扫描、照片重建技术 , 结合游戏引擎的PCG技术、PBR技术 , 能以毫米级精度1:1还原藏经洞内的壁画、文物细节 , 并模拟不同时间里敦煌莫高窟的光照、植被等情况 , 在线上辅助敦煌研究院构建起一个“数字藏经洞” , 实现了物理场景的数字化高保真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