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专访|姚杨:600万企微用户,百果园如何理解私域与数字化趋势?( 三 )


早些年 , 只要买下央视广告就能成为国民品牌 。 到了 PC 互联网时代 , 成为了门户和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天下 , 然后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 , 场景一直在变 。 我认为至少截至目前 , 腾讯系、企微体系内 , 还是不需要明确掏过多流量费的 , 它更多要求你投入更大的运营成本 , 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场景迁移 。
任何企业一定要不断地去迁移自己的流量阵地 , 第一为了顾客 , 第二是为了成本 , 这是在方向趋势上该具备的意识 。
至于具体的转型办法 , 我简单讲一下现在看到的几种策略:
一种是品牌对于线下经销商、对淘宝的依赖都不是很强 , 这两个渠道 GMV 占比不超过 60% - 70%的话 , 他们会直接去开线下店 , 或是通过小红书、小程序、甚至是微博完成自己的 DTC 逻辑 。
另一种被淘系和渠道商绑得比较狠、渠道 GMV 占比在 80% - 90% 的这类品牌 , 个别会「壮士断腕」 , 依靠极强的执行力将其他渠道和 DTC 的体系迅速搭建起来 , 这是激进的办法 。
另外一套保守的逻辑 , 就是单拉出一个新的产品子品牌、或者是渠道子品牌 , 来悄悄完成真谛的迁移 , 靠子品牌开拓 DTC 的体系 , 孵化到一定程度后 , 再处理和母品牌、渠道商、淘系的关系 。
这是目前两套我看到的策略 , 但是转型做的特别好的确实是还没看到案例 。 反而是一些新品牌 , 确实是没有过往的枷锁 , 一上来就做 DTC、线下店或是 all in 私域 , 整体都会更加放得开 。
编者:渠道品牌大量 SKU 带来的消费行为数据量 , 很大程度上支撑起了百果园的数字化建设 。 那么对于少 SKU 、数据量有限的产品品牌 , 该如何理解入局私域和企微后能获取到的数据价值?姚杨:在趋势上 , 任何一个行业的早期都会以商品为优势 , 但是最终必然要回到以顾客为优势 。
供应链的技术在不断发展 , 但是它的壁垒是越来越薄的 。 尤其是经过了 2020 年 , 因为疫情、贸易战 , 出口转内需 , 造成了供应链的生产力过剩 。 过剩的产能会倒逼工厂为人进行代工 , 尤其是标品 , 几乎没有壁垒 。 元气森林的代工厂就是健力宝 , 为什么健力宝自己做不出一个新的元气森林?
原来以整合供应链作为竞争力的思路 , 现在要调整为抓顾客、抓品牌的思路 , 稳定后端 , 狠抓前端 。 如果品牌没有看清这个现状 , 首先就可能被趋势淘汰 。
这也就导致对于任何类型的品牌 , 他都需要理解并把控好自身的品牌和顾客 , 也是用户资产成立的前提 。 你可以数字化的东西不再只有商品和交易数据 , 各类数据形成的顾客画像、顾客行为的深度数字化 , 都是必要的 。
渠道品牌确实具备 SKU 带来的数据量优势 , 但对于产品品牌来说 , 或许本来就不该局限于交易行为带来的数据 。 女生买某个品牌 / 品类的衣服 , 一年可能消费 3 次 , 但她消费相关的种草内容绝对不止 3 次 。 这些内容消费行为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数据 , 即便对数据有限制 , 本身想要实现全方位的量化也有较高技术门槛 , 但它仍然是一个方向 。
我曾经另一个珠宝行业的朋友交流过 , 他们有些顾客也许一辈子就消费 3 - 4 次 。 这种该怎么做会员长周期的经营?他只能从用户其他行为着手 。 用户到底在什么渠道里、关注他的什么品类、什么话题?怎么样能把这些话题最终种草种成功?哪个时间点最适合进行事件营销?这也是抖音兴趣电商成立的前提 , 基于人们对内容消费的偏好完成商品的高效匹配 。
现在我看到有些品牌会将种草内容分成两半 , 一半在公域作为触点 , 一半在私域内 。 用户在公域完成一半点内容消费后 , 可以在私域消费另一半内容时通过登陆行为 , 基于 union ID 或 open ID 留下信息和行为记录 。 这里就非常考验品牌场景、话题、利益的设计能力 , 否则会导致用户的抵触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