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9米!人类首次探底雅浦海沟
■采访人员 徐瑞哲 通讯员 江倩倩
【|8919米!人类首次探底雅浦海沟】人类首次抵达雅浦海沟8919米的深渊底部!在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5日结束的第21个科考航次第二航段中 , 其搭载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共下潜23次 , 有6次超过了万米 。 其中 , 来自上海交大的深海科考团队四人组 , 两度深入万米深渊 , 采回200多个不同位点的珍贵深渊样本 。 但令人遗憾和警醒的是 , 最深的生命禁区竟然被观测到了人类垃圾的影响 。
海沟底部捕获宏生物
这支深海科考团队是该航次共同首席单位 , 由上海交大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肖湘带队 , 成员男女各半 。 他们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 , 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航段科考任务后 , 从马里亚纳海沟顺利返航 , 于12月5日抵达三亚南山港 , 历时53天 。
这一航次中 , 上海交大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团队随“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共完成8次下潜作业任务 , 其中2次万米级、3次9000米级 , 包括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 , 并在人类活动历史上首次抵达雅浦海沟8919米深的未知区域 。 其间 , 采集并处理200多个位点珍贵的深渊样本 , 包括水体、沉积物、岩石和各种宏生物 , 测量了一系列环境参数 , 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和宝贵的数据 。
除肖湘外 , 交大四人组还有3位年轻的成员 , 他们分别是上海交大海洋学院研究员张宇、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王寅炤和助理研究员赵维殳 , 其中后两位是1988年出生的“85后” 。 这次科考中 , 4人不仅分别下潜到了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底部东西坑及南北坡 , 肖湘与两位潜航员还探底雅浦海沟8919米深的人类首次抵达区域 。 经过TS21-1与TS21-2两个航段 , 上海交大科研人员先后8人次进行了深渊级大深度科考工作 , 其中有两人到达了海洋最深点 , 这在国际上各高校中尚无先例 。
“在雅浦海沟底部 , 我们发现并捕获了海参、海星、海葵、海绵等宏生物 , 高密度的宏生物也暗示沉积物与水体中丰富的微生物 。 ”值得注意的是 , 肖湘透露 , “尽管人类从未到达 , 但我们还是观测到了人类活动(垃圾)的影响 。 ”
肖湘表示 , 他们还在马里亚纳海沟西坑底部通过诱捕的方法 , 捕获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钩虾 , 采集了海参等样本 , “我们发现 , 无论是宏生物个体大小、还是宏生物密度 , 万米海沟都低于9000米及以浅区域 , 但整体上这里绝对不是生命的禁区 , 人类活动对海洋最深点的影响也时时可见 。 ”他们主要的工作还是围绕深渊微生物展开 , 后续将结合实验室模拟培养等研究回答生物多样性、生命起源与边界、气候变化影响、污染物降解等重大科学问题 。
倡议建标准化平台体系
13小时以上的深潜及随后24小时以上的样本处理……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对于“四人深海科考团队”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 无论户外多么阳光明媚 , 王寅炤的工作都是在4℃的低温冷库中完成的;张宇从8月11日出海 , 到12月5日靠岸 , 海上工作时长近4个月;赵维殳在航次中做了几百个样本高压培养 , 4个高压泵都是坏了再修、修了再用……
长期重复机械操作等使张宇、赵维殳两位女科学家的手指、手腕、腰部等都有不同程度疲劳损伤 , 但她们一直坚持样本的高标准处理保存 。 下潜工作期间 , 每天有约1.5-2小时的科学报告会 , 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的科学家、潜航员、船员一起交流经验、碰撞思想 , 形成了更加有效的合作方式 , 大家共同观看了几十小时的深海原位视频及照片并加以分析 , 学习海上现场工作经验与设备的使用 , 承担着相应的职责 。
- DeepMind首席科学家:比起机器智能,我更担心人类智能造成的灾难
- 人类的工作会被AI取代吗?如果机器能够深度学习|为什么说AI能作巴赫的曲,却写不出村上春树的小说?
- 衰老还有秘密?科学家再次大胆尝试,将人类肌肉细胞发往太空
- 芯片|高通再见,iPhone将全部采用自研发芯片:2023年首次实现
- 机器人|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人类一身“毛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 产品经理|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人类一身“毛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 华为|业界首次:中国联通携手华为 5G 超级上行实现“跨站”规模商用
- 小米科技|曲面屏+无线充电,小米10S首次降至1909元,网友:真香!
- 盈拓云 | VR、AR、MR、XR,实现人类的数字世界梦
- 地球上海洋究竟有多深?科学家:人类对海洋的探测仅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