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内容,不营销
编辑导语:内容即可以塑造品牌 , 也可以直接推动品牌的增长 , 内容正在逐渐成为营销的中心 , 并且在营销的整条链中的价值逐渐提升 。 这篇文章作者分析了内容价值提升的原因 , 讲述了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 并且举了相关例子可以供读者更好的理解 , 还从三个板块来解读内容营销 。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文章图片
先讲个古早时期的小故事 。
1996年 , 历史题材古装剧《宰相刘罗锅》热播 , 在国内引起了巨大轰动 。
我记得中间有一集 , 刘墉刘罗锅被贬为广西巡抚 , 当时正赶上中秋节广西进贡了一批荔浦芋头给乾隆 , 于是先送到了刘墉家里 。 乾隆因为听了和坤对芋头的夸赞 , 心急火燎不等宫宴按排提前跑到刘墉家吃芋头 。
而刘墉则担心乾隆吃上了瘾年年进贡劳民伤财 , 于是想了个损招 , 把荔浦芋头偷换成一种长相一样却难以下咽的修仁薯莨给皇上吃 。 乾隆吃完痛批了一顿和坤 , 不再提芋头之事 。 等到中秋宫宴 , 和坤暗中派人将真正的荔浦芋头给摆上了御膳 , 乾隆这才第一次尝到芋头的味道 。 平时一样菜最多吃三口的他 , 却一连吃了好几块芋头 , 乾隆这才意识到上了刘墉的恶当 。
这段经典剧情 , 咱公号读者里 , 但凡上了点年纪的应该都比较清楚 。 当时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我初二 , 对荔浦芋头这段很是印象深刻 。 除了剧情 , 更深刻的是这集电视剧播出后一两个周 , 我们那小镇的集市上到处都是摆摊卖芋头的 , 并声称自己是正宗广西荔浦芋头 。
要知道我家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以北 , 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北方人 , 我家那里既不种芋头 , 也没见过芋头 , 甚至连芋头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说过 。 结果一夜之间 , 全镇人都在吃芋头 。 就是这样一个偏僻、落后的北方小镇 , 芋头这个南方食品开始风靡起来……多年以后我才明白 , 原来这就叫做内容营销 。
是内容 , 让一群对芋头毫无概念、毫无需求的目标消费者 , 第一次对它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意愿 , 引发了集体的购买行为 , 甚至形成了社会风潮(真的全镇人都在吃) 。 是内容 , 帮助荔浦芋头打响了知名度 , 从一种土特产变成了一个产地品牌(今天你去百度搜荔浦芋头 , 蹦出来的第一个关联词还是刘罗锅) 。
文章图片
内容能塑造品牌 , 也能直接推动增长 。 不知不觉中 , 内容正在成为营销的中心 , 增长的引擎 。
内容在整个营销链条中地位和价值的提升 , 首先得益于企业营销阵地的转移 。
过去 , 企业营销的主阵地是在传统媒体 , 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 。 所以企业营销依赖广告语、TVC、平面广告这些硬广产出物 。 而现在 , 企业营销的主阵地是在内容平台 , 微博 , 微信 , 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知乎等等 。 今天的企业一谈营销 , 都是怎么做短视频 , 怎么搞直播 , 私域怎么玩 , 内容自然走向前台 , 变成营销人关注的中心议题 。
另一方面是用户行为的改变 。
过去消费者是被迫看广告 , 被动记住品牌 , 然后进行购买 , 这是被动为广告埋单 。 而今天的消费者是主动观看品牌方创作的内容 , 主动搜索、连接品牌 , 然后进行消费 , 这是主动为内容付费 。 比如很多消费者买护肤品之前先看小红书、决定去旅游前先看小红书 , 出门吃饭前先看大众点评 , 买电器、消费电子之前先看知乎等
这种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化 , 使得品牌打造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 过去品牌打造最核心一种玩法 , 就是以品牌知名度为中心 。 只要品牌足够响 , 就会有消费者购买 。
- 小米科技|不聊性能只谈拍照!新旗舰反向升级成潮流,拍照手机如何选?
- 荣耀|今年过节不乱跑,荣耀智慧屏1499起,和年夜饭一样真香
- 微信|个人收款码与商业收款码有什么不一样
- 三星|试图挽回中国市场,国际大厂不断调价,从高端机皇跌到传统旗舰价
- 华为|别不信!魅族如今处境,雷军早有预料,小米也早已体验
- 京东|适合过年送长辈的数码好物,好用不贵+大牌保障,最后一个太实用
- 魅族|对不起!魅族,这次确实令人失望了
- 华为|问界M5风光无限,赛力斯SF5暗自神伤,华为或许低估了造车这事?
- iqoo|iQOO Z5x兼备长续航与优质好屏,无压力畅玩游戏
- 京东正式上线“年礼无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