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四年试错,腾讯To B取舍了什么?( 二 )


尽管增长喜人 , 但该阶段腾讯云和企业服务业务以收入规模为导向的模式 , 催生了部分不计成本的投标和低毛利率的集成业务 。 这并非长久之道 , 不过 , 接下来出现的外部变化 , 让腾讯有了新的可能 。

  • 2020-2021:疫情裹挟 , 路径渐清晰
这一阶段 , 疫情是最大的环境变量 。
因为疫情 , 远程办公和网课需求井喷 , 直播电商迎来爆发 , 线上线下加速融合 , 种种挑战都需要“云”来化解 , 而腾讯的PaaS和SaaS产品 , 也迎来了需求高峰 。
腾讯云的PaaS产品涵盖大数据、数据库、AI、音视频等 。 以音视频为例 , 疫情期间 , 品牌和商家大量转型做直播 , 远程办公和网课迅速普及 , 各方均对音视频的稳定性、低延迟、高画质和大并发访问提出要求 , 而腾讯视频云在此期间完成了广泛的需求承接 。
SaaS方面 , 由于种种变量的出现 , 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企业微信、腾讯企点等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 并快速渗透企业市场 。 2020年腾讯年报显示 , 腾讯会议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独立云会议应用 , 腾讯会议企业版在能源、医疗、教育行业渗透率提高 , 企业微信服务超550万企业客户 。
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 , 腾讯对于PaaS和SaaS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 。 2020年至2021年 , 腾讯在财报中提及PaaS和SaaS产品及其规模的频率显著上升 。 财报电话会上 , 分析师也更多地问及相关产品的业务规模和商业化前景 。
分水岭出现在2021年年底 。 在腾讯To B业务一年一度的“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 , “自研产品”、“产品力”等词汇高频出现 。 腾讯还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 , “优先考虑扩大SaaS的业务规模 , 而非追求显著的收入”、“重定IaaS及PaaS的发展重心 , 从单纯追求收入增长 , 转向为客户创造价值和实现高质量增长” 。

图源:腾讯2021年年报
至此 , “腾讯式”的产品逻辑在To B业务正式显露 , 相应的变化也在此后持续发生 。
  • 2022-至今:聚焦产品 , 目标重定位
业务逻辑上的转变很快落实在实践中 。
今年3月 , 有消息称腾讯云在内部会上明确了取消转售的规定 , 将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在自研产品中 。 同时 , 让具备产品开发能力的部分部门自负盈亏 , 甚至全员背负销售业绩考核 。
自研和盈利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 过去几年 , 各路云厂商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 不惜掀起价格战 , 或是无限制承接定制化需求 , 或是靠硬件转售获得收入 。 这些行为都在伤害厂商的利润率 , 而腾讯试图跳出不可持续的模式 。
今年5月 ,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与36氪的采访中也表示 , 希望从过去很多低质量、转包项目的模式 , 转为基于腾讯自研产品为主导、健康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
在2022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 , “产品逻辑”在腾讯To B业务得到了深化 。 汤道生强调腾讯是“平台产品和核心技术的提供方” , 强调要从“集成商”转为“被集成商” 。 腾讯2022年Q3财报也显示 , 由于缩减亏损项目并专注于自研产品 , 云与其他企业服务收入同比略有下降 , 但毛利大幅提升 。
从烧钱抢规模 , 到聚焦和盈利 , 腾讯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一次“试错” 。 这次“试错”让腾讯规避了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 但腾讯To B能否顺利走上新路径 , 新路径是否通向光明未来 , 仍然有待后续观察 。

前路依然漫漫大的战略上 , 腾讯的To B思路是一以贯之的 。 无论是马化腾提出的“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 还是公司一直强调的C2B战略 , 腾讯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把自身的传统优势延续到新赛道 , 侧重自己擅长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