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痕迹|擦除联系痕迹,真或伪?

编辑导语:人们有时会有一些不想被他人发现的联系记录,针对这个需求,华为手机上有一个擦除联系痕迹的功能。这篇文章对此功能从需求、设计逻辑以及宏观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联系痕迹|擦除联系痕迹,真或伪?
文章插图
擦除联系痕迹是华为手机上的一个随着版本升级持续跟进的特色功能,从EMUI4.0一直延续至今,最少有六七年了。奇怪的是,其他品牌商并没有跟进这个功能。在思索很久后,我决定将这个功能作为一个题目深度分析一下,同时欢迎讨论。
一、功能说明痕迹,是指事物留下的印痕或印记。
擦除联系痕迹,是指将该联系人或该号码的通话记录和短信往来记录删除,以及收藏联系人的记录。
支持任何联系人和陌生号码的擦除联系痕迹功能。
联系痕迹|擦除联系痕迹,真或伪?
文章插图
联系痕迹|擦除联系痕迹,真或伪?
文章插图
二、需求分析1. 场景分析1用户:与某个联系人联系过,但很明显不想被其他人看到,所以需要将沟通这件事情统一清理干净。
这个场景中有三个关键内容:
联系痕迹|擦除联系痕迹,真或伪?
文章插图
为什么联系却不想被发现?
手机的出现就是为了保持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某些联系可能不恰当或不合适,为避免麻烦或误会,不被发现是一种自身保护策略。就像看了电视不想被妈妈发现,于是在妈妈回家前拿风扇把电视吹凉一样。
不被发现这个痛点,在手机内部已经提供多个解决方案:
以上的解决方案仍没有消除用户内心的疑虑,甚至是想要多重的保障,于是需要更高阶的清理,更彻底、不留任何痕迹的清理。这时候,其实用户行为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不被发现这个痛点更像恶魔的吞噬,永无止境。
就像人犯法犯错后,缜密地清理现场,极力地隐藏和消灭证据。用户的清理需求与自身的行为息息相关,换言之,是自身的主动行为决定了需要多高程度的“清理”需求。
因此这个功能不是需求的终极解决方案。永远有更高清理机制,例如自动删除记录、无痕通信等等。
这些更高阶的功能不会被运用,是因为它很容易扰乱社会秩序和平台秩序。这些功能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人性逆需求的因素,手机作为智能机器平台,同样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只有每个用户都遵守秩序和规范,才能良好运行。
清理联系痕迹并没有违背平台的秩序,但是根据上述场景分析已经超越了平台的功能范畴,其不被发现有着并不单纯的目的性。
2. 场景分析2用户:单个记录删除太繁琐了,以联系人为单位进行删除,更便捷些。
这个场景中三个关键内容:
联系痕迹|擦除联系痕迹,真或伪?
文章插图
联系人为单位的删除是否符合高效删除的标准?
基本所有平台的删除都是以单条记录为单位,支持单选/多选/全部删除的模式。以联系人为单位的删除是另外一个纬度的删除逻辑,它的优势在于组合删除,将不同应用的内容通过某种联系进行组合删除。
组合删除≠高效删除
1)删除是个危险动作,所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需要一次确认,甚至二次确认。删除多个领域的内容,需要更谨慎的操作。
2)组合并不一定能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组合就像套餐,只能适合特定场景的特定需求,就像一般商家在推出套餐时,会有多种套餐选择。例如麻辣烫外卖里的女神套餐、素食套餐、肉多多套餐、营养搭配套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