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铃|张钹:人工智能,从过去到未来( 三 )


1987年,张钹正式入选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同年,他培养的中国第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生毕业。1990年,他和同事一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步一步,张钹带领团队搭建起了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平台。
然而,正在张钹奋力追赶的时候,人工智能却迎来了低谷。20世纪90年代,受到计算机算力算法等原因的限制,人工智能的“冬天”降临,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人工智能。几乎同时,国外很多研究机构纷纷停止了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一些高校也都很难继续做人工智能研究。当时,张钹团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科研以外的这些声音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决心,在许多人开始转行的时候,张钹初心不改,选择了迎难而上。这位将人工智能引入中国的先驱者,在低谷中依然坚持不懈。他常常说:“人工智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它最大的魅力就是永远在路上。”在张钹的同事和学生眼中,他就是一个“旗手”,带领着大家在困难、狂热抑或浮躁中保持冷静,努力前行。
1994年,张钹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11月18日,他获得了“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是继陆汝钤院士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作为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一直以扎实的基础理论为学术研究特色的张钹,非常重视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以及这些理论在模式识别、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在人工智能理论上,张钹和张铃教授一起系统地提出了问题分层求解的商空间理论,通过代数的方法,系统地解决了不同层次求解空间的问题表达、复杂性分析,不同层次空间之间信息、算子及推理机制等的相互转换关系;进一步提出了统计启发式搜索算法,基于拓扑的空间规划方法以及基于关系矩阵的时间规划算法等,极大降低了计算复杂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人工智能网络方面,张钹系统地分析了典型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该网络各项性能的定量结果;对当前神经网络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能力及其局限性,提出了理论论据,并提出了一组新的学习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性能。
可以说,40多年来,他矢志不渝致力于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表或共同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出版系列专著。他荣获了ICL欧洲人工智能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和产业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是中国人工智能当之无愧的奠基者和发展推动者。
如今,在张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工智能这40多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景象。“从1956年到现在,人工智能经过了两代发展。前两代人工智能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不安全、不可靠、不可信和不容易推广应用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提出要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基本思路就是要把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数据、算法和算力这4个要素。”张钹说,在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跟世界水平差距不大,也可以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我们在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中,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掌握主动,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就有可能跟世界一起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