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张钹
“明灯”照亮科学追梦人
清华园里,启智润心。
1954年,成绩优异的张钹就读清华大学电机系——青砖白柱,无问西东,芸芸书香,自此与清华大学结下一生之缘。
大三那年,清华大学增设新专业,张钹进入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58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该专业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张钹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科学家,但最后却在组织的安排下留校任教,对角色的转换他早有心理准备。
刚刚参加工作半年,24岁的张钹就接到教学任务:教研组安排他给四年级的学生开设飞行器自动控制的课。这门课的课程内容他并不熟悉,而且是100多名学生的大课,仅有的知识也是几个月前他刚刚从苏联专家那里学来的,听课的学生只比他低一两个年级。他回忆道:“大多数教师和我一样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与高年级的学生年龄相当,知识与教学经验都很少,却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大家凭着一股工作热情,边干边学习,用当时的话讲,叫‘在战斗中成长’。我们几乎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共同克服困难,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一门复杂枯燥的课被他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第一次站在清华大学讲台上的他就获得了学生由衷的热爱。慈祥的微笑中,同学们收获了知识与思想,崇敬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他的学生曾说:“张教授的学识是五光十色的。”
1978年,为加强计算机学科建设,集中办好计算机学科,清华自控系更名为计算机系。系老师面临多种选择,可以调整到精仪系与新成立的自动化系,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系里,但必须将专业转到与计算机相关的方向。“由于大多数老师愿意留在这个集体,因此迫切需要找一个与计算机相关的新的学科方向。经过张毓凯、林尧瑞、石纯一和黄昌宁等老一代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最终选择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作为我们新的教学与科研方向,开启建设‘人工智能’的新历程。”
人工智能作为当时中国的新兴学科,科研和教学的条件都很艰苦,张钹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那时候,虽然当时的研究已有了一定基础,但是软硬件条件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很大,研究资料也不足,特别是专业、权威资料匮乏,更多是靠自力更生摸索。在那样的环境下,想留住优秀人才着实不易。面对徘徊在出国或留校读博士之间并向他请教的学生,张钹语重心长地说:“国外知名导师的科研、教学水平比我高,培养条件也比我这里好。你们选择出国深造和科研,我非常支持。但是如果你选择留下来,我会全心全意地培养你,绝不辜负。”肺腑之言感人至深,与他交谈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留下来。
而对于教学,张钹是无比热爱的,他将教育视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子女和朋友,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行胜于言”的清华校训。每周,他都会给学生开小组讨论会,并且每次都会提前到会议室。一些学生刚开始都是踩着点去开会,认为晚到几分钟也没有太大关系。对于迟到的同学,张钹从没有指责和训斥。开会讨论时,他从不把手机放在桌面上,也没有因手机铃声响起而中断讨论,许多学生直到毕业都没有见过导师的手机。而对待学生的论文投稿,张钹经常会花很多工夫帮忙润色,从内容、语法、选词到标点符号都仔细修改。
亦师亦友,真情流露。即便离开学校几年、几十年了,学生依然与他保持密切的联系。每当教师节或者他的生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学生,会相约到老师家里看望他、和他聊天,从时政到工作体验、从社会到家庭趣事,天南海北无话不谈。
- CPU|元宇宙+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公司已投高科技超100亿,股价仅3元
- 图灵奖|中国科技团队创历史,360打破行业垄断,登顶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
- 图灵奖|“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单,“中国代表队”力压群雄登顶榜首
- 技术|C端不买单,B端买单难,元宇宙真能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学会赚钱?
- 大数据|人工智能步入千家万户,智能机器人的前景怎么样?
- 机器人|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人类一身“毛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 产品经理|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人类一身“毛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 人工智能|“慢”生意驶入快车道,鹰瞳科技成为医疗AI第一股
- 芯片|人工智能国际大赛上,国内团队问鼎冠军,打败欧美竞争者!
- “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单,“中国代表队”力压群雄登顶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