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速运|“流血”上市的顺丰同城,能从美团、京东、阿里口中夺食?( 二 )



实际上 ,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 , 2020年中国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订单量占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总量仅14.4% , 即时配送的主力还是在于中心化平台 。 美团配送市占率第一 , 达到47.2%;蜂鸟+点我达第二 , 市占率为20.7%;达达市占率为4.1% , 顺丰同城市占率仅为1.2% , 排名为第四 。
顺丰同城的劲敌达达 , 背靠京东 , 有电商场景 , 并与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卜蜂莲花、正大优鲜、丝芙兰、vivo等商超渠道和品牌达成合作 。 其从2018年到2020年三年的订单数分别为5.2亿单、7.5亿单、11亿单 , 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31亿和57亿 。
从2018年到2020年三年 , 顺丰同城的订单总数分别为0.8亿单、2.1亿单、7.6亿单 , 营业收入分别为9.9亿、21.1亿和48.4亿 。

可见顺丰同城虽官宣了麦当劳、必胜客、喜茶、天虹、海澜之家等不同领域客户 。 但与达达、美团专送、蜂鸟专送相比 , 顺丰同城缺少直接关联的本地生活及电商场景 。
美团财报显示 , 2021年上半年美团外卖业务总单量为64.4亿单 , 日均单量为3560万 。
对此 , 在顺丰今年的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 , 王卫曾回应投资者道:“我们坚决不碰商流 , 因为我们是独立的第三方 。 ”事实上 , 并非顺丰不碰零售业务 , 而是一直做不起来并交了数十亿“学费” 。
比如 , 从2010年到2015年 , 先后推出了顺丰E商圈、顺丰优选、嘿客、丰趣海淘 , 从食品、生鲜、社区到跨境电商做了个遍 。
现在 , 顺丰同城的“五年计划”已落幕 , 宏观层面的激烈竞争让其无法停止扩张的步伐 。 而内部的亏损 , 也让顺丰同城面临和对手达达同样的境地 。
尚无“止血”时日顺丰同城从2018至2020年 , 毛利率分别为-23.3%、-16%、-3.9% , 截至今年5月末 , 进一步收窄至-0.9%;同期 , 调整后净利润率分别为-33.%、-21.7%、-12.5% , 截至今年5月末 , 已收缩减至-9.8% 。
顺丰同城方面表示 , 毛利率的变化主要在于每笔订单的履约成本不断下降 。 2021年前五个月每笔订单平均履约成本为5.9元 , 而2018年的这一数据为15元 。 每笔订单的履约成本下降主要是通过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运营效率、优化订单结构、提高技术能力、增加由众包骑手完成的订单数量总和等途径改善的 。
但是 , 顺丰同城也未摆脱连续亏损的命运 , 截至今年前5个月 , 净亏损则达到了3.53亿元 , 同比增长近64% 。 过去三年半的时间 , 顺丰同城累计亏损了19亿元 。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人力成本的攀升 。 据招股书显示 , 顺丰同城现已拥有280万名注册骑手 。 好在众包骑手履约的订单数量占总订单量的比例越来越高 , 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19%、57%和88% 。
因为相比于专职骑手 , 众包骑手每笔订单的平均履约成本较低 。 这样的运力结构能够一定程度上缩减成本 。 但配送员流动大 , 如何能够保证高峰时段的人力仍是一个问题 。
总体而言 , 2018年到2020年 , 顺丰同城人力外包成本及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11.98亿元、23.77亿元、49.21亿元 , 相比于9.93亿元、21.08亿元、48.45亿元的营收 , 人力成本几乎占据了营业成本的98%左右 。
可以说顺丰同城的营收费用绝大部分用来覆盖人力成本了 , 其他的营销费用、研发费用显得微乎其微 。 随着业务延伸 , 这种人力成本无法有效降低 。 并且 , 据招股书显示 , 报告期顺丰同城每笔订单的平均履约成本分别为15.0元、11.3元、6.5元和5.9元 。
以此类推 , 顺丰同城基本是做一单亏一单 , 扭亏为盈成了长期的挑战 。
顺丰同城也直言 , 亏损预计在2021年会进一步扩大 , 这种情况大概还要持续3到5年 。 因为还要进一步扩大服务的覆盖范围 。 截至2021年5月末 , 顺丰同城业务覆盖全国超过1000个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