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如今 , 人与人的关系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脆弱和紧密 , 就像蛛丝结成的网络一样 , 四通八达 , 晶莹华丽 , 但是一碰就碎 。
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 , 交流不再是面对面 , 也不需要借助书信等传统媒介 , 思维和情感都可以通过数据进行传递 , 好处显而易见 , 就是既轻便又快捷 , 时间成本极低 , 但坏处也在逐渐浮现 。
比如说 , 你可能分不清网络另一端跟你聊得火热的 , 是人 , 是机器 , 还是“幽灵” , 因为他们跟你聊着聊着天忽然就不见了 。
近几年 , “ghosting”这个新词被添加到牛津字典中 , 用于形容没有任何解释、突然停止联系的社交行为 。 因为“ghost”在英文单词里本身就有“幽灵”的意思 , 我们暂且把这种诡异的状态称为“社交幽灵” 。
你经历过ghosting吗?很多人把这个词理解成“情感关心中的冷暴力” 。 从手段上来看 , 突然中断沟通这一行为确实带有惩罚的味道 , 跟冷暴力有点像 , 但不同的是 , 冷暴力除了在言语上消极处理 , 还会在一切的生活中画上休止符 , “ghosting”的发生更多是基于即时社交通讯软件 。
而且 , 这种在社交关系中莫名其妙玩失踪的状态 , 并不局限于爱情 。 不少网友声称自己在线上交友时 , 曾经碰到过“社交幽灵” , 比如说自己在诉说着感兴趣的话题时 , 对方突然没影了 , 甚至疏于敷衍 , 没有任何回复 , 直至友尽 。
所谓网络缘分一线牵 , 明明只是隔着一条网线的情分 , 有必要这么上头吗?但真实的情况往往相反 , 上网聊天花不了几个钱 , 时间成本才是巨大的支出 。
今年 , 加州理工州立大学的团队采访了21位幽灵式社交的受害者 , 深入了解他们的故事 , 总结出几种经历过“ghosting”的社交后遗症:
困惑 。 受访者很难搞明白谁该为感情的破裂负责 , 有时候会贬低自己 , 总是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
找理由 。 受访者努力为关系的结束寻找理由 , 结果却无法释然 , 更加悲伤 。
脆弱 。 受访者变得脆弱和犹豫 , 不敢建立起新的情感关系 。
研究人员认为 , 线上聊天的匿名性和安全性 , 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替代的交流体验 , 因此部分人自知不可深陷 , 但仍旧不可挽回地将大量情感倾注其中 。 然而对面的人只需要下线 , 切换别的账号 , 不需要对行为担责 , 留给你一地心碎和鸡毛 。
不要以为幽灵式社交的出现是一种偶然 , 调查数据显示 , 大多数主动将线上热聊关系突然中断的人 , 是出于各种心思有意为之 。
2021年刊登在《大众传媒心理学》上的研究 , 曾对76名大学生的“ghosting”经历作出调查 。 一些学生承认 , 他们在社交关系中不告而别 , 是因为自己缺乏沟通技巧 , 没有办法与对方展开真诚和走心的谈话 , 而另一些学生认为 , 他们有社交焦虑 , 没有信心维系一段良好的关系 。
不难发现 , 线上通讯的便利和匿名性 , 降低了人们开始社交的难度 , 也减弱了部分人对于维持情感关系的责任心 。 有受访者表示 , 比起当面宣告分手 , 一声不吭地从通讯列表中消失 , 显得不是那么体面 , 却更加温和 。
认真道别很难吗?在前些年的社交平台上 , 我们常常可以在日常分享中看见一个关键词“仪式感” , 仪式感传达出来的意思 , 其实是把某个日常的行为赋予庄重感 , 用以对抗平淡生活中的虚无和焦虑 。 幽灵式社交显然就是站到了仪式感的反面 , 轰烈的开场 , 猝然的结局 , 留给对方无尽的疑问和挫败 。
- 移动互联网|当代社交:有的人聊着聊着突然消失了
- Redmi|米粉直呼Redmi是卷王!小米13等高端旗舰才有的无线充K60也有了
- vr游戏|音乐平台如何讲好社交故事?
- 当代超级计算机的局限性|量子计算的现在与未来
- Galaxy|国产千元机就有的VC均热板 三星S23要减配:为节省成本
- 如何将视频合并成一个?
- 微信是大家都要经常用到的社交平台|微信如何彻底关闭朋友圈入口
- 微信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款社交软件|怎么找回被误删的微信好友?
- 社交|用“游戏”思维为隐私“加密”
- 日媒:防卫省研究利用AI操纵社交媒体舆论 培养对别国敌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