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每年投资百亿的百度自动驾驶,值不值这个钱?

自动驾驶|每年投资百亿的百度自动驾驶,值不值这个钱?

文章图片

自动驾驶|每年投资百亿的百度自动驾驶,值不值这个钱?


图片来源:Apollo-智能驾驶微博在自动驾驶领域 , 经常听到一个词——长期主义 , 文远知行、小马智行都曾提到这个关键词 。 有人说“长期主义”是精神避难所 , 但在自动驾驶领域 , 确如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所说:“人工智能等新事物从无人看好到无人能及 , 决胜往往就在‘坚持’二字 。 ”
在WAIC发表主旨演讲时 , 李彦宏还进一步强调 , “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 , 而不是L3” , 这一论断也随着近期百度Apollo Day技术开放日活动的召开浮出水面——百度Apoll将持续扩大业务规模 , 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增加投放200台全无人驾驶运营车辆 , 2023年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全无人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 。
此目标无疑佐证了李彦宏对L4率先商用推断的正确性 。 目前 , 百度L4自动驾驶运营测试里程累计超过4000万公里 , 拥有自动驾驶专利族3477件;截至第三季度末 , 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超140万 。
自2013年正式启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 百度已在该领域投入了10年 。 如今 , “长期主义”发挥了效用 , 百度终于实现自动驾驶的“全域破冰” , 面向未来规划的信心显然更足了 。
每年投资百亿值不值?
实现“破冰”背后是百度多年如一日巨大的投入 。 据公开数据 , 自百度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 , 推出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以来 , 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超过百亿;2021年 , 百度在无人驾驶上的研发支出更是超过200亿 。 业内对此巨额投入始终非常忧心 , 但掌门人李彦宏反而一直很有信心 。
2017年 , 李彦宏乘坐的无人驾驶车辆吃了罚单 , 他当时还高兴的说 , “如果无人驾驶的罚单已经来了 , 无人驾驶汽车量产还会远吗?”不知道李彦宏为何如此“能掐会算” , 但其后自动驾驶行业的确在不断向暖 。
2020年2月 ,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 , 加速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2022年8月 , 《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发布 , 鼓励在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 。 此外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长沙等多地 , 也均放开自动驾驶路测区域 , 让众多自动驾驶企业看到了黎明 。
近年来先后推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 也极大地鼓励了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的发展 , 不断为市场带来正向的激励 。 2016年开始 , 大批企业开始涌入自动驾驶赛道 , 在自动驾驶研发阵营 , 不仅有百度、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加入 , 还有上汽、广汽、北汽、一汽、长城、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厂 , 以及小马智行、文远知行、momenta、驭势科技、智行者等初创企业 。

业内不乏观点认为 , 2020年-2030年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将迎来“黄金十年” 。 德勤报告显示 , 未来3-5年 ,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将迎来一轮高速推进 , 预计至2030年 , 中国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达3000万辆 。 麦肯锡也认为 , 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 预计至2030年 , 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 。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利好也在促进汽车智能化成为主流趋势 。 有机构预测 , 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出货量预计达5000万台 , 中国L2级以上智能汽车销量将破1000万台 , 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50% 。 对于智能汽车 , 李彦宏也判断道:“电动化是中场 , 智能化是终局 , 到2030年 , 没有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车 , 将完全没有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