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残疾学校,海口残疾爱心创业亭】
文章插图
海口市灵山镇坡上村关公寺,曾为“琼山县私立坡上小学”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郭翠诗
文章插图
清代嘉庆年间,泊上村关公庙的“古今意”牌匾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陈雨雪
文章插图
关公寺的精美木雕 。陈郁
文章插图
清代嘉庆年间关公庙的“祭祀会”牌匾 。陈郁
编辑评论/说明
今年春天,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海口传来好消息:海口市19处入选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 。《海南周刊》从本期开始,一些鲜为人知的文物古迹将陆续出版,希望读者对海口的人文资源和历史遗存有更深的了解 。
本期《海南周刊》为您介绍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位于南渡河东岸灵山镇坡上村的关公寺 。
宫庙作为一个村庄的“地标”,常常见证着一个村庄的历史变迁,承载着许多村民的乡愁 。
从海口市出发,右拐过琼州大桥,左拐几百米后进入乡间小路,就到了美兰区灵山镇新琼村委会坡上村 。南渡河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村口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关公庙就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
从村民祭祀的场所,到作为小学使用,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关公寺的功能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底蕴,以及数百名村民守护它的期待和信心 。
200余年历史沧桑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看到,关公寺外墙斑驳,墙壁上“点缀”着青苔和一些植物,寺顶房梁上雕刻着精美的木刻图案 。
关公寺有两个入口,中间有一个礼拜亭 。第一个入口,即外殿,由四根木柱支撑,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排石凳;中间拜亭南北两侧各挂有两块匾额,分别是“祭祀会”和“古今意通” 。东西两侧各有两块石碑,记载了外殿和拜亭的建造历史 。
村民吴崇福告诉采访人员,宫庙、白亭寺和外庙是不同时期修建的,其中以宫庙最为古老 。遗憾的是,记录宫庙的石碑已经丢失,具体时间尚未核实 。“根据口口相传,这座寺庙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 。可以证明的是刻有‘祭祀社’的木匾 。”
只见这块牌匾上,红底金字,写着“嘉庆二十一岁三子李奇” 。也许是因为历史悠久,牌匾已经斑驳 。
“据说李奇是当时的县官 。这座牌匾自寺庙建成以来就一直悬挂着 。这座寺庙应该比牌匾的历史(1816年)还要长 。”吴崇福推测 。
“修建拜亭碑的碑文时间是民国六年 。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1917年 。朝拜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外殿建于清朝四年,即1865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修建了东西交叉走廊
。” 外庙衍架和拜亭两旁的木作结构都是采用艺术雕刻制成 。古庙三进相连,形成一间整体的庙宇 。
张岳崧送匾至村庙
“公庙里曾挂有一块道光年间的张岳崧题写的牌匾,可惜在1958年被毁坏了 。”吴崇福惋惜地说道,牌匾上刻有“灵佑桑梓”的字样,是张岳崧赠给坡上村关公庙的 。
张岳崧为何将牌匾送到坡上村庙?村中的老人们认为,张岳崧祖辈原是坡上村人,其祖母去世后就葬在坡上村附近,村里还有村民为其打理田地 。祖母死后不久全家从坡上村迁徙定安高林村,当时张岳崧的父亲张基伟年仅7岁左右 。
“坡上村建公庙时,张岳崧将牌匾送到村庙,应是送回故里,是对村里的挂念 。”
村中老人告诉采访人员,由于这块匾已不复存在,公庙与探花张岳崧的联系只能靠历史资料来佐证 。
公庙融入村民生活
69岁的村民梁学坦每天早上都会来到公庙前的空地,坐在庙前的百年榄仁树下,看着空地上嬉戏奔跑着的小孩,梁学坦对这样的生活非常满意,深深觉得,这就是他一生的归宿 。
“小时候每逢节日,全村人都会在这里祈福,如今,我们这一辈的人则喜欢坐在这里聊聊天 。”从出生到现在,这座公庙已经融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
解放初期,庙宇还曾是乡政府、农业合作社的办公地点,也是坡上村建村以来的公共议事场所 。“它不只是庙宇,还是学堂,是我们村前辈父老注重文化教育的历史印证 。我们希望它能更好地被保护起来,延续下去 。”吴崇福说 。
如今,庙宇因年久失修,部分墙壁塌裂,屋顶、屋檐败落,木雕也已破损,“现在一下雨房屋就会漏水,再不维修将会倒塌 。”吴崇福表示,“村民盼能将庙宇正式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让它得到更好的修缮和保护 。”吴崇福说 。
- 潍坊挖掘机培训学校 神舟重工创业园
- 残疾人招聘 肢体残疾 中国残疾人就业服务网
- 学校为何要加强学生手机管理
- 残疾人大学生就业补贴,残联创业补贴政策
- 中国殡葬专业大学排行 全国殡仪学校排名
- 长春一中专有什么专业,长春市创业中等职业学校
- 船舶专业最好的学校 船舶设计专业大学排名
- 适合残疾人在家挣钱的工作,农村残疾人创业项目
- 魔法口袋创始人,魔法创业学校创始人
- 我想学服装设计 香港服装设计学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