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一体化:在家门口享受同质化影像诊断服务( 三 )


影像一体化建设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从技术方面来看 , 目前云计算与分布式技术已相对成熟 , 要实现影像一体化 , 技术已不是问题 , 那么 , 为什么影像一体化还未大范围内普及?
影像一体化:在家门口享受同质化影像诊断服务】一、缺乏基于影像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设计及布局 , 医院内部各影像系统相互独立 , 存在信息孤岛 。 医院的PACS、超声图文报告系统、病理图文报告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等是独立设置在医院的各个内部科室 , 很多都是科室根据业务需要 , 由科室主导建立起来的 , 因而在建设时并未考虑与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 , 或当时医院信息系统并不具备集成应用的条件 , 所以就形成了医院内部信息孤岛 。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 这些孤立系统不能与医院信息整体集成 , 或者厂商更迭 , 导致这些孤立的系统不得不推倒重来 , 影像信息无法在更大范围得到应用 。
二、对于整个医疗行业来说 , 各个医院的信息系统尚未连接一起 , 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流通的一体化医疗系统 。 一份调查显示 , 当前已有70%以上的医院实现了医疗信息化 , 但仅有不到3%的医院实现了数据互通 , 医疗大数据比较分散 ,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孤岛待破 。 另外就电子病历的共享而言 , 病历的所有权归属也还存在争议 。
三、“标准不统一”成医院信息共享最大障碍 。 医院业务流程无标准、共享数据无标准、影像诊断技术规范、管理规范不统一 , 尤其是影像诊断结果很多是靠医生主观经验判断 , 导致不同医疗机构的医生诊断结果之间难以移植推广 , 从而阻碍了影像一体化发展 。
四、医院信息透明化问题 。 医院信息透明化势必会触动一些医疗机构、部门和医生的既得利益 , 这也是不少医院和部门信息化过程受阻的重要原因 。 如果没有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 , 信息很难实现透明化 。
五、数据安全问题 。 数据安全问题也是很多医疗机构及医疗监管机构较为重视的问题 。 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 , 医疗领域原本相对封闭的使用环境被逐渐打破 , 医疗信息化背景下势必会面临数据管控风险、数据交换风险、数据泄露风险、外部攻击风险等数据风险 , 虽然医疗组织正在逐渐增强数据安全意识 , 但关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相对滞后 , 目前还尚未建立统一管理机制 。
科技赋能影像一体化
影像一体化建设 , 归根结底 , 离不开科技的助力 , 是集成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的产物 。 主流产品包括影像云平台、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影像云存储(云胶片)系统、远程影像诊断系统等 。
影像一体化:在家门口享受同质化影像诊断服务
文章图片
1.影像云平台(MICP)
相较于单纯的远程阅片系统、影像云存储系统、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等 , 影像云平台属于集成式创新 , 影像云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影像数据中心和影像云应用两部分内容 。 利用虚拟化、负载均衡、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技术 , 为不同的医疗机构提供软硬件资源和运营服务 , 影像云应用服务主要包括影像云存储、大数据标准化处理、数据传输、影像共享、远程阅片、远程影像会诊、远程咨询、智能诊断等 , 以实现区域医疗机构的数据云端共享和影像诊断业务交叉互动 。
建设影像云平台也是传统影像设备企业、互联网大数据企业重点布局的领域环节 。 传统影像设备企业以飞利浦、GE、联影医疗等为代表 , 国产品牌中 , 联影医疗较为醒目 。 联影医疗于2018年推出了uCloud联影智慧医疗云平台 , 并提出八大智能解决方案 , 打造以县区级医院为中心的“区域影像中心” 。 目前uCloud联影智慧医疗云平台已助力国家分级诊疗体系落地50余个项目 , 覆盖全国17个省超过1亿人群 , 累计超过54万份远程诊断病例 , 云端储存逾250万份病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