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商|SaaS内卷,生态是解药?

编辑导语:我们进入了一个“万物皆可卷”的时代:教育内卷化、行业内卷化、职场内卷化……这个词仿佛恰好在这个时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情绪的燃点。本文就SaaS的内卷展开了讨论,分析出借助生态的力量来摆脱SaaS的内卷。推荐对SaaS感兴趣的用户阅读。
服务商|SaaS内卷,生态是解药?
文章插图
一、SaaS也内卷我听到不止一位SaaS销售的抱怨:几万块钱的单子,居然有五、六家甚至更多的公司参与其中。
客户要求又是做方案、又是做演示、又是POC、又是价格PK、又是复杂实施,甚至还有用户要求定制开发。
这种单子无论能否做成,都感觉不到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用现在流行语讲,这不就是内卷了嘛。
即使你对企服市场的内卷还没有感觉,那也会对传递到SaaS公司内部的卷有所体会。
实际上,公司的每个业务部门已经呈现内卷化:市场卷于价值、产品卷于功能、销售卷于价格、人力卷于岗位、运营卷于增长、经营卷于成本……
即使如此内卷,仍有很多SaaS公司,凭借新的赛道故事入局。
不过,任何故事总有讲完的时候,如果没有规避内卷的思考,当前的热闹,终究会化为现实的内卷。
经常有人对此不解:不是说SaaS是一个新兴市场,怎么可能内卷?
还有人问:为什么最先起步的国外SaaS没有内卷,而朝阳的国内SaaS却要内卷?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统一一下什么是SaaS的内卷。
所谓SaaS的内卷,就是在一个存量的企服市场,不断有SaaS公司入场;因为目前存量市场就这么大,尽管每家公司都在加大投入,但增长却越来越难。
于是,零和博弈的内卷就开始了。
显然,要想SaaS不内卷,企服市场就必须存在增量。
我们先看国外的SaaS企业。
因为它们做的是全球企业的生意,即面向增量化的全球企服市场;所以,国外SaaS不但没有内卷,而且还表现为向外的演化。
再看国内的SaaS公司,它们虽然在名义上拥有超过4000万家企业的存量企服市场。
但其实真正的存量市场,应该是对应国内各类SaaS有需求的企业总量。这样算来,这个存量市场就被极度缩小,发生内卷也就不足为奇。
作为一家SaaS创业公司,要想不被卷,基本有两条路:要么做深一个细分行业的利基市场,让别人卷无可卷。要么就做成一个大平台,因为体量庞大,所以没人能卷。
不过,对于多数SaaS创业者来说,这两点基本都做不到。因为前者需要深厚的行业积累和深度理解;后者则需要庞大的资源和企业能力。
所以,想要从根本上突破SaaS的内卷,就必须要找到或创造SaaS行业中的底层变量,利用变量才能让增量市场重现。
这个变量,就是SaaS生态。
二、SaaS被忽略的生态能力国内SaaS大都始于复制国外的SaaS赛道。
因为这种复制或对标都是一对一的,这很容易导致一个错误的认知。即赛道复制者认为,只要复制了某个SaaS,也就复制了这个SaaS的所有能力。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忽略了这个SaaS所属生态的能力。当看到Slack市值超过200亿美金时,怎么也想不通一个聊天软件为什么值这么多钱。
其实,每个SaaS都有其所属生态。也就是说,一个SaaS的能力和价值,只有在生态下才能发挥最大。
服务商|SaaS内卷,生态是解药?
文章插图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主流的SaaS平均能与其它300+个SaaS进行业务集成,而大平台还要更多,如Salesforce可以集成的SaaS将近4000个。
也就是说,单个SaaS的能力和作用是有限的,而更多的是以生态形式,联合向客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