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从小被偏爱的孩子,长大怎么抑郁了?

抑郁|从小被偏爱的孩子,长大怎么抑郁了?
文章插图
相信我,作为双胞胎,你学会的第一项基本技能就是“计较偏心”。
比如谁分到的那块蛋糕上巧克力豆比较多——虽然我们并没有谁在挨饿。
你懂我意思:在旁人难以想象的强度中度过“比来比去”的童年,间歇性怀疑人生仅仅是一场控制了基因变量的对照实验。
后来我读资料发现,虽然家长可能不大愿意承认,但偏袒行为是广泛存在的。
首个在亚洲进行的“父母差别对待(parental differential treatment)”研究表明,偏心发生在高达 65% 的家庭中(Catalin等,2020)。
当父母区别对待孩子、偏心其中一个的时候,可能导致抑郁(Boyle等,2004),不管对于得宠还是失宠的孩子来说,都是如此。
被冷落的孩子
韩剧《请回答1988》第一集就成功让无数人暴哭,就是因为深入刻画了“不被偏爱的委屈”。
女孩德善成长在一个多兄妹家庭。
她的生日和姐姐没差几天,爸妈总在姐姐生日这天,“拔掉蛋糕上的三根蜡烛,顺带把她的一起过了”,似乎德善不那么重要。
抑郁|从小被偏爱的孩子,长大怎么抑郁了?
文章插图
《请回答1988》
又因为姐姐在备战重要考试,弟弟比她小,所以家人一起吃炸整鸡外卖时,“爸爸总要德善把两只鸡腿让给姐姐和弟弟”。
在刺眼的烛光下,德善委屈爆棚:为什么只给姐姐过生日,只给弟弟买“世界杯”冰激凌?而且,我也想吃鸡腿啊!
妈妈找补:那给你买豆子吃啊,你不是喜欢豆子吗?
德善:不要了,我不吃也可以。
抑郁|从小被偏爱的孩子,长大怎么抑郁了?
文章插图
德善
对德善而言,这哪里是豆子和鸡腿的问题,分明是“爸妈心里更喜欢谁”的送命题。
研究显示,被冷落的孩子:
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有长期的低自尊(low self-esteem),认为自己“次等重要”;
缺乏安全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发展出强烈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不会“因为没被重要的人选择”而失望;
可能会导致一种非常独立的人生观,认为自己不需要父母(或任何亲密关系);
对人际关系的信任度较低(Rauer等,2007)。
但是,这些孩子正因为“不被重视”,反而有一些技能得到了成长:
在儿童时期,他们更能发展出更多自我照顾的技能(而不是照顾他人);
更能在外部世界中注意到“哪些行为不可接受”的线索,帮助快速适应陌生环境;
更有空间发展个性化,创造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被偏爱的孩子
那么,被宠爱的那个孩子,就一定有恃无恐吗?
电影《阳光普照》则说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抑郁|从小被偏爱的孩子,长大怎么抑郁了?
文章插图
《阳光普照》
平凡的四口之家,有两个儿子。小儿子阿和(图中最左)不学无术,因为砍人进了少年辅育院。
父亲阿文不承认自己有这样的孩子。别人问起“你有几个小孩”?父亲从来只答:一个。
那是大儿子阿豪。
他聪明负责,为人友善,成绩优异。父亲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对周围人说他会去念医学院。
抑郁|从小被偏爱的孩子,长大怎么抑郁了?
文章插图
阿豪
但就是这样的阿豪,在某个寂静的晚上,洗澡、整理房间,向窗外纵身一跃。
自杀前,阿豪给补习班的同学发了一条短信: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來。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阴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 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