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家用的MICRO LED显示,吸引力到底在哪里

天翼|家用的MICRO LED显示,吸引力到底在哪里

文章图片


【天翼|家用的MICRO LED显示,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家用的MICRO LED显示 , 吸引力到底在哪里】PjTime.COM 市场观察
TO C的家用LED大屏市场 , micro LED显示技术 , 正在随着更多厂商的加入而变得活跃起来 。 例如 , 利亚德、雷曼光电等本土企业;三星、LG等国际显示大佬都先后布局了这一产品线 。 特别是2022年 , 三星提出布局80+到200英寸的THE WALL产品 , 在micro LED彩电的尺寸覆盖上 , 进一步“落向”平民尺寸 , 昭示着“行业野心” 。
那么 , 在目前彩电显示技术已经多元化 , 包括激光电视、液晶电视、OLED电视等技术在内的供给线中 , micro LED显示究竟有何优势 , 驱动行业企业纷纷看好其家用市场呢?
micro LED显示的野望:TO C
在显示行业 , 家用彩电显示无疑是第一大细分市场 。 即便仅仅是计算80+以上英寸彩电 , 这种还没有完全普及的大尺寸应用 , 其市场规模也已经大于了“商用小间距LED屏”市场的现有规模 。
因此 , micro LED技术发展TO C业务 , 进入家用彩电市场 , 绝对是一个在未来可能促使“行业”规模翻番、乃至翻几番的“战略”性决定 。 这恐怕就是最吸引三星等彩电巨头 , 国际大佬“深耕”micro LED彩电市场的原因 。 尤其是一旦突破七八十英寸 , 这样的“更容易普及的尺寸线”市场 , micro LED的彩电“大空间”几乎就是逆转LED大屏产业数十年发展结构的“巨大机遇” 。
【家用的MICRO LED显示 , 吸引力到底在哪里】PjTime.COM 市场观察

但是 , 从技术优势角度看 , micro LED显示技术不仅理论上可以满足70+、80+等尺寸的彩电超高清应用 , 也可以满足100+以上大尺寸的彩电应用 。 后者是目前采用玻璃基板技术的液晶显示和OLED显示无法做到的 。 且micro LED显示技术采用拼接单元的方式制造 , 可能会导致在使用端需要二次复杂安装 , 但是也克服了“大屏幕入户难”等运输、入户问题——而OLED和液晶等平板显示技术超100英寸后的巨大体积 , 则无法进入大多数普通居民楼的电梯和楼梯 。
另一方面 , micro LED显示技术也有“视觉效果”上的巨大优势 。 比如 , 其在色彩、色域和对比度上 , 自发光技术显著优于液晶显示技术的表现 , 且没有液晶显示“反应速度瓶颈导致的运动画面拖尾”问题;micro LED是无机半导体发光技术 , 其材料寿命和可靠性更高 , 也不具有OLED显示技术“烧屏、不均匀老化”的问题 。
特别是在“亮度”这一指标上 , micro LED显示技术“可调范围广阔”:micro LED , 最高亮度显著高于OLED、低灰阶最低亮度也显著低于液晶显示技术——亮度性能上是液晶和OLED两者优点的结合 。 这使得在家用市场 , micro LED显示技术拥有一个特殊优势——“可控的最佳观看距离”:
目前 , 彩电的主要显示技术是液晶 。 液晶显示依赖于背光源提供亮度 , 液晶光阀层控制光线输出 。 这一技术体系 , 天然的不能显示“纯黑”——即 , 液晶分子多少会有漏光问题 , 不能完全关闭 。 这使得液晶显示系统要取得更高的对比度 , 就必须提升“亮度水平” 。 液晶彩电目前的亮度标称值通常在500-700 nit(1nit=1 cd/m2)!
但是 , 对于大尺寸彩电“更高的亮度”却可能是一个问题 。 例如 , 显示尺寸从60英寸增加到100英寸 , 显示面积几乎增加了两倍 。 人们在相同距离观看整个画面 , 进入眼睛的能量也会随着增加两倍 , 眼部也就会更容易疲劳——对于这种现象的“对策”是 , 更大的电视要在更远的距离上观看 , 进而降低眼部偏劳、眩晕的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