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谁能代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 三 )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谁能代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
文章图片
而与之对应的 , 一开始风光无限 , 技术领先的Waymo , 却卡在了商业化迟迟不能规模进展、硬件成本难以大幅降低、Robotaxi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
成王败寇 , 虽然还未到终局 。 但我们不妨来总结下马斯克所理解的智能驾驶“第一性原理” 。
从技术路线来说 , 自动驾驶的本质是让机器学会人类开车 , 那就需要大量的路测数据 , 这些数据不可能仅靠一些测试车上路就能完成 , 而是需要数以百万计规模的真实道路数据 。 私家车主在享受辅助驾驶带来的便捷出行的同时 , 自然也就承担了这部分道路数据采集的任务 , 辅助驾驶让更大规模的自动驾驶数据训练成为可能 。
从产品设计来说 , 人类基本只靠视觉和手脚的配合就可以实现流畅的驾驶 , 那对于汽车来说 , 依靠视觉感知也可以完成自动驾驶 , 而不需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这种耳听八方的设备来获取信息 。 特斯拉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视觉数据处理成像人一样能够瞬时理解和判断的时空环境信息 。
从商业模式来说 , 马斯克对Robotaxi其实一直心心念念 。 但是无人驾驶还为时过早 , 无人驾驶出行的收入还不能规模化 。 不如老老实实卖车、卖FSD软件 , 把现金流搞得足足的 , 这样才不至于在Robotaxi的盛宴到来之前倒下 。
这对于坚持搞Robotaxi的自动驾驶企业来说 , 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 在持续靠资本输血的Robotaxi企业 , 无不在发展自己的副业 , 也无不在跟主机厂开始抱团取暖式的合作 。
从人类需求的角度出发 。 人类的“第一性原理”始终是 , 自己的劳动能外包就外包 , 需要做的事情能让机器代劳就绝不动手 , 更何况是那些枯燥乏味的事情呢?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谁能代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
文章图片
开车正是这样一件天然值得“外包”的事情 。 从汽车发明后不久 , 车载收音机就发明了 。 试想 , 谁都希望在开车的无聊时刻干点别的 , 哪怕是听听音乐和收音机的广告呢?
显然 , 自动驾驶在代替人类开车出行上面 , 无疑有着巨大的需求 。
但对于自动驾驶安全性的担忧 , 也同样是普通人的真实诉求 。 毕竟 , 没有哪个科技产品能够像自动驾驶一样 , 是性命攸关的 。 谁也不愿意自己当科技的小白鼠 。 所以 , 对于自动驾驶产品的普及来说 , 是放心大胆地交给一步到位的Robotaxi好呢?还是在人类自己监督下 , 长期处在人机共驾状态的辅助驾驶好呢?答案似乎也是不言而喻的 。
对自动驾驶便利性的需要和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担忧 , 注定构成自动驾驶进入规模化应用的一条反复跳跃的约束条件 。 唯有技术的逐步成熟 , 才能打破这一屏障 。
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是真香 , 但是放心大胆地咽下去之前 , 还得在嘴里咀嚼一段时间 。
数据智能驱动自动驾驶升级:毫末所发现的“自动驾驶第一性原理”
按照一个模型去寻找系统的“第一性原理”并不是非常难的事情 , 但根据自己分析得出的结论去实践 , 甚至要打破原有的系统边界和“前提假设” , 则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谁能代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未来?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在技术产业创新这条路上 , 既没有“常胜不败者” , 也没有“错过机会者” , 也不会是第一个尝试螃蟹者就能赢者通吃 , 也不会是年轻有为者就能抓住新一轮创新的风口 。
创新的关键在于创新者或组织有没有深入系统进行底层逻辑思考的决心 , 有没有勇气直接面对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 ,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投入资源押注到自己选定的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