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元宵节习俗


江苏昆山元宵节习俗

文章插图
旧历的“年”是从农历腊月廿四夜“送灶”开始,一直延伸到新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即元宵节)结束,乃是世界上时间跨度最长的节日,而元宵节又把“年”的气氛推向一个最高潮 。元宵节重在一个“闹”字,俗称“闹元宵”,是中国的“狂欢节” 。《昆新两县合志》:“上元节,鸣金达旦,曰闹元宵 。”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灯会,所以民间又叫“灯节” 。《昆新两县合志》:“上元,挂点灶灯,凡三夜 。”就是要至正月十八收灯 。
元宵夜的昆山街头灯火辉煌如繁星落地,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湖船还有江南丝竹活跃于大街小巷,小孩子则拖着兔子灯、提着鸟兽灯四处奔跑嬉闹,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到城隍庙看灯是昆山特有的习俗 。据地方志记载:原来山前老城隍庙里有一盏特大的琉璃灯,称为“大珠灯”,直径五尺,四周围有一串串大小明珠,下端饰以各色流苏 。此灯平时吊在大殿梁上,元宵夜放下来让群众加注清油近距离观赏,为居民所珍爱 。
清代昆山元宵节有儿童扮演戏文里的角色追着纸灯团团转,叫做“走马灯”,后来因太过奢华被淘汰了,代之以六个立面画着戏曲或传奇人物的纸灯,里面利用蜡烛产生的热气流使得灯自动回转,就是我们现在还能见到的“走马灯” 。
据老一辈回忆,原来城区南街上有一个“木匠公所”,其成员大多身强力壮,舞龙灯的技巧胜人一筹,随便如何翻身舞动,龙体内一根蜡烛都不会熄灭,人们称之为“老龙”,周边各县都闻其名,常会被请出去表演或比赛 。《昆新两县合志》还记载:“上元,各乡社庙设桥灯塔灯”,可见即使是乡下也十分闹猛的 。正仪镇小港里的虹桥、太平桥,正月初九夜里就要在桥面上竖起高高的柱子,柱子上有八层八角形的灯架,每个角上挂上彩灯,一层八盏,八层共计六十四盏,灯火辉煌,远远望去就像一座灯塔,故曰“塔灯”,自初九一直要亮到十五日止 。
元宵之夜我们昆山还有妇女“走三桥”的习俗,据说可以消病防灾逢凶化吉 。这个习俗在旅游古镇周庄还有其他一些乡镇得到保存和延续,城区则似乎已经消失 。
【江苏昆山元宵节习俗】“走三桥”现在已不仅仅只在元宵节的时候才进行 。居民婚宴喜事、生日庆贺、婴儿满月……都要“走三桥”,而且也不限于妇女,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出现了一首新民谣:“元宵夜走三桥,上桥走走,万病无有;小囡走三桥,聪明读书好;小伙走三桥,事业步步高;姑娘走三桥,青春更苗条;老人走三桥,童颜永不老 。”
据旧方志记载,元宵节这天乡民们有云集巴城寺烧香祈求丰年占卜吉凶的习俗 。元宵夜一般要吃元宵,这“元宵”是白糖圆子,不是今天的宁波汤圆 。《清嘉录》:“上元,市人簸米粉为丸,曰圆子 。”也有吃馄饨的 。在昆南地区张浦、千灯、淀山湖以及昆北地区的一些乡镇元宵节晚上要吃“扬糊涂”(又叫“扬粉粥”),就是在米粉中加入青菜、肉丝、豆制品、慈姑、荸荠、老菱肉等食品做成的羹,十分美味 。元宵节还有一个习俗直接跟文化有关,那就是“打灯谜” 。灯谜和春联一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 。昆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元宵节灯谜活动至今盛行不衰 。
昆山几乎所有的农村元宵之夜都要举行扛“三姑娘”活动,形式大同小异 。
这位“三姑娘”又叫“紫姑神”,陈墓地区(今锦溪镇)则叫做“壁姑娘”,传说中的神仙姑娘既然是女性,则“扛”(又叫请)“三姑娘”的仪式自然也是由女性来承担,跟男人无关 。仪式由三个妇女(最好是未婚女子)执行,一位妇女提着灯笼,还有两位妇女抬着一只盛着草灰,用深色布片蒙好、插着一枚骨针的竹编畚箕到厕所、粪坑(所以这位“三姑娘”又称“坑三姑娘”)或大门角落里去请“三姑娘”,也有在灰堆旁边相迎的,则叫做“灰姑娘” 。
“请”或“扛”的仪式完毕,“三姑娘”光临过了,就将畚箕抬到明处掀开蒙着的布片察看草灰上面骨针画出的几何图案或有点像文字的线条,以卜吉凶 。有的地方是到田头举行的,目的相同,无非是预测祸福希望得到神的保佑 。
元宵节昆山民间还有“爆孛娄”习俗,“孛娄”乃是“卜流”的谐音 。全家老幼轮流将一粒糯谷丢进烧得很烫的干锅里让它爆成米花,视爆成的米花的大小推测新的一年的流年 。《昆新合志》:“以糯谷爆釜中,名孛娄,谓卜流年休咎也 。”
现在的元宵节不少传统活动形式已趋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广场群众文艺活动的蓬勃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