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德州民俗节日文化与习俗

九、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日)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德州称为“龙抬头”的日子 。据说,到了这一天,经过冬眠的龙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 。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青龙节” 。
这天冬去春回,天气逐渐变暖,雨水也会多起来,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 。农民告别冬闲,开始下地劳作,春耕陆续开始 。农谚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之说 。因为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 。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
在德州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 。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春龙节由来已久 。留下许多风俗 。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云:“二月引龙,熏百虫 。……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用面摊煎饼 。熏床炕令百虫不生 。”《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清人富察郭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 。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 。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
其中一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在德州一带还保留着二月二,家家吃面条、烙饼拌和菜的习俗 。吃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 。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二月二,德州又有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 。龙抬头日,是吉祥如意的日子,也是剃头的好日子 。德州还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春节前剃头理发,到了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理发的习俗 。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 。德州,二月二的晚上,各家主妇还手握油灯来回照房梁,嘴中念叨:“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蚰蜒没处藏” 。有的用木棒敲炕沿,边敲边说:“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都不见”等口诀,盼望孩子们不叫蝎子蛰、蚰蜒咬,一年平安 。有属龙、属蛇的人家,当晚还要燃放鞭炮,祈求身体健康、人畜平安、一年幸福 。
德州传说二月二也是“土地爷”的生日,称“土地诞” 。旧时,每个村庄都有土地庙,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烧纸许愿,求签挂袍,求其保佑风调雨顺 。建国后此俗逐渐消失 。
十、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日)
要说“三月三”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 。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的日子 。她有两件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 。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王母娘娘仙丹后飞上月宫的 。有一首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凰”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时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逐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
该日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 。“曲水流觞”,是由此节派生出的一种风俗 。古代,人们举行完祓禊仪式后,就坐在环曲的水渠边,把盛着酒的觞(古代盛酒器,为椭圆形带柄的浅木盘)放于流水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要算王羲之与其友在会稽的聚会了 。晋永和三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邀亲友谢安、孙绰等41人,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并传承古俗举行了“曲水流觞”活动 。大家饮酒赋诗,论文赏景 。王羲之挥毫作序,乘兴而书,成就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正因如此,后人亦此碑贴称为《禊贴》 。
三月初三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壮族人民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盛大的节日歌会——歌圩,壮语称“窝被节” 。相传这天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遇难日,故设节纪念 。刘三姐是唐中宗时壮族著名的女歌手,这位歌圩培育的歌仙,会唱许多优美动听的山歌,被人们尊为对歌活动的创始者和传播者 。
德州市民间有三月三看闺女的风俗 。这时,春和日暖,农忙还没开始,有新出阁闺女的人家,都在这一天携着装满锅子,油香、馒头等食物的篮子、芫子到亲家看闺女,中午在亲家吃午饭,亲家留下部分食物,剩回部分食物叫做“压筐底”,下午再携着这些东西返回家 。
晚上还有踏青、走百遍的习俗,吃过晚饭,一家老小到马路边、田野边踏青,盼望一年不生病 。
十一、清明、寒食(农历二月底至三月初)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气候温暖,天气晴和明朗,万物开始生长,农家开始春耕春种 。农谚有:“清明竹笋出,谷雨笋出齐 。”“光清明,暗谷雨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节,枣树发芽种棉花”“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等 。
清明作为节日,德州民间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这一天,政府机关组织人员向烈士墓敬献花圈,举行仪式,默哀悼念 。民间则按照旧的习俗,各家各户携带酒食果品前去祭奠祖灵,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化纸烧钱,坟上培植新土,叫做添坟 。有的树立墓碑,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以示哀悼 。清明上坟上三日,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古有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节也叫“寒食”,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大臣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 。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 。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 。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后人这一天要寒食禁火,食冷饭故名“寒食” 。有唐代诗人韩翎的诗《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适合人们到郊外亲近自然,拥抱春天 。所以,德州人有放风筝、插柳、戴柳圈、植树、荡秋千、踏青、郊游等开展一系列户外体育活动的习俗 。
十二、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它是我国汉族人民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莒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 。据说: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挂莒蒲、白芷,喝雄黄酒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的来历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二是迎涛神说 。次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
端午节的来源,至少有四、五种说法,别称也很多 。德州还称谓“五月大五”、“端阳节” 。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它既是节日不可缺少的食品,又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 。德州多以枣、花生、果脯等作馅心,混在糯米中,用粽叶或竹叶裹成三角状,用线绳捆绑后煮之而成 。小小粽子,已经成了端午节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州城民间还有喝雄黄酒、门窗贴“五毒符”、插艾枝、蒜苗,以避毒禳灾的习俗 。
十三、七夕(七月初七日)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泛的爱情故事 。故事说,天仙织女下凡同牛郎结婚,男耕女织,相亲相爱 。三年后,他们生有一儿一女,生活幸福美满 。不料,天帝和王母发现织女在凡间成家,便派天神把织女抓走,从此夫妻分离 。后来天帝只让牛郎和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银河相见一次 。
德城区民间七夕活动自有一番情趣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州城剧院、民间剧团都会为百姓演上几场《牛郎织女》、《天河配》大戏,以供人们欣赏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晚上,老人、孩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 。老人给孩子们讲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姑娘们竞赛穿针、乞求上天保佑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 。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在瓜果或葡萄架下可偷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民间还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相思泪”,认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传说这一天当地见不到喜鹊,都到天上打鹊桥去了 。
十四、七月十五(农历七月十五日)
农历七月十五,民间俗称“鬼节” 。每年的这一天,德州人都要为死去的人烧纸钱和祭奠祖先 。传说: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 。七月十五,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 。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 。百鬼从奈何桥上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领他们,朝着阔别已久的阳界浩浩荡荡而来 。所以这一夜,不宜外出 。
“鬼节”是民间的俗称,道教曰“中元节”,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佛教曰“盂兰盆节”,是解救在地狱里受苦的鬼魂的日子,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 。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莲的弟子,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莲按佛祖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 。
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
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把七月十五、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把这三个节日当作是追念祖先及已故亲友的节日 。民间的鬼节与道教、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 。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 。
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德州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家家都烙糖火烧(用糖火烧模,印上各种图案) 。在庭院内朝月亮的方向,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在月下,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称:月亮奶奶),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阖家边吃边赏月,意在全家团圆、庆祝丰收 。
中秋吃月饼传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起义(八月十五杀鞑子),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 。
中秋赏月,历朝历代都很重视 。每逢这一天,城区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 。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 。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 。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 。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节前携带月饼、扒鸡、美酒等走亲访友,设宴赏月,吃月饼等习俗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
德州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 。在有鬲氏国(德城区)和有穷氏国(平原)一带,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
十六、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文史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或登城楼 。
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插茱萸和簪菊花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这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于是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清代,德州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德州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德州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宴请聚餐,或到家探望,让老人们都沐浴在社会关爱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
十七、寒衣节(授衣节、冥阴节)(农历十月初一日)
农历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 。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 。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 。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 。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 。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
十月为孟冬 。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 。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 。德州民间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有的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后,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 。否则,亡人不能使用 。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
【二 德州民俗节日文化与习俗】民间送寒衣时,大都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落山前上坟 。有离坟茔远的,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以祭奠亡灵 。现在,烧寒衣的习俗已淡化,许多人特别是城里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鲜花怀念失去的亲人 。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