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全国各地立秋习俗

秋社、咬秋、贴秋膘五花八门,各地立秋习俗大比拼!
作为夏天最重要的节气,“立秋贴秋膘”可是老习俗了 。对于北京人来说,立秋就是个解馋吃肉的日子,但其实这只是京津冀地区的习俗 。在南方,过立秋讲究也很多 。
京冀:何来贴秋膘?
北京人一说立秋这个词,必然是和“贴秋膘”连在一起的 。什么是“贴秋膘”呢?实际上,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 。
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人们的身上却再无湿黏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 。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 。
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 。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 。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胖瘦,体重减轻叫“苦夏” 。
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 。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 。
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
北京哪吃:在北京,说起“贴秋膘”这件事,几乎就是指代吃酱肘子 。
如今北京稻香村、便宜坊等不少老字号都恢复了酱肘子等老北京的吃食 。不过,北京的酱肘子最出名的还是天福号,肘子光酱制的时间就要十几个小时,非常见工夫 。
在知名京味电视剧《大宅门》里,也有天福号酱肘子的出场 。目前,北京各大超市以及西直门专卖店,均有天福号酱肘子销售 。
山东:来点豆腐 为何吃渣
立秋也要讲究营养平衡 。吃罢了大肉,也得来点素的 。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
【盘点全国各地立秋习俗】 北京哪吃:北京的豆腐制品很多,比如南北豆腐、豆腐皮、豆腐丝等等 。像北京的白玉豆腐就涵盖了上述品种 。不过,要觉得在家做实在是麻烦,北京的餐馆也可以满足需求 。像儒宴主打的是孔府菜,也是正宗的山东鲁菜,这里的孔府豆腐也正是用豆腐和青菜末做成的,用料非常符合山东立秋饮食习俗的要求 。
津杭:西瓜和桃 咬秋咋回事
吃罢了正餐,饭后也得来点水果作结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就是吃瓜 。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春天的腹泻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
江南一带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
北京哪吃:别的水果不敢说,要说西瓜和桃子,庞各庄的西瓜、平谷的大桃的品质恐怕已经声名远扬了 。不过,今年北京降雨频频,西瓜讲究的是旱秧脆沙瓤,雨水影响了西瓜的口味 。
四川:正刻喝杯水 有啥讲究
吃罢了饭和水果,夏日因为流汗多,还是要多喝水 。
四川东、西部,立秋就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
北京哪吃:水自然是在家里喝最方便、健康 。这里的喝水指的是白开水 。夏日天气炎热,不少人喜欢喝饮料,但是饮料热量比较大,喝完,解渴的功用打了折扣,白水和淡盐水是夏季饮水的首选 。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 。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