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正月初三民俗:曲蓬唱戏


客家正月初三民俗:曲蓬唱戏

文章插图
年初三是客家人新年忌讳的第一个“凶日”,客家俗谚云:“初三、十三、二十三,天上落金冇人贪 。”因此客家人这天多不外出走亲戚、拜年,而呆在家里、围屋内或尽情吃喝,或娱乐玩耍,或弹琴唱曲,年味依然淳厚而喜庆 。
欢乐的锣鼓声、嘹亮的笛音、喧闹的唢呐不时地从围屋里传出,客家老少和美地齐集在祠堂里、禾坪上,演奏客家八音、牌子锣鼓,模仿着、表演着采茶戏段,又或者对唱山歌,你诙谐,我抒情,风格各异,纷呈不断 。这一天,最值得展示的客家民俗,当属闽西宁化客家的“曲蓬唱戏” 。该民俗在赣南石城也有同样表现,侧面映证了赣南、闽西均为客家发祥地 。
“曲蓬”又称作“曲篷”或“曲棚”,原本是闽西宁化客家专门用以交流客家民间曲艺的会所,一般建在戏台、戏楼的两侧或者后面,平时当“曲蓬”,演戏时则作为后台、化妆室、休息室 。在宁化乡村,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座戏台,有的已经非常古老,而有的则刚刚新建不久 。湖村镇下埠村古戏台坐落在同样古老的五通庙旁,架木结构,台上顶棚绘有龙凤、麒麟等彩画,后台是化妆室或“曲蓬” 。据村中长老言,这戏台是明代所建,已经风流了五百年 。
年初三宁化、石城等地民间的“曲蓬”里,客家曲艺爱好者、表演者三三两两聚集一起,自拉,自弹,自唱,自得其乐,自我陶醉 。
宁化石壁是客家民俗文化的发祥地 。最原始的客家话从这里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间艺术、山歌、戏曲从这里推出和流传,最古朴的客家服饰从这里产生,最早的客家礼俗从这里延续 。“曲蓬唱戏”民俗保存得最完美的,正是客家祖地的宁化石壁 。
“曲蓬唱戏”的演唱形式主要是客语说唱,说唱内容多是客家化的祁剧折子、采茶戏曲牌、客家传统山歌剧、客家“棚头”以及客家“打嘴鼓” 。
“祁剧”本是湖南永州祁阳县的地方剧种,现在湖南祁剧早已改良变化了,而广泛流传于赣南、闽西的客家祁剧,却依然保存着古风古韵,被戏曲专家称为祁剧活化石 。一种外来的文化模式,能在千里之处的异地他乡生根发芽,这也算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足见客家文化的包容性可谓强大 。湖南祁阳自古“俗尚弦歌”,民间有“唱不过祁阳”的谚语 。发源于祁阳的祁剧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流传到全国许多地区 。
宁化方田乡大罗村池氏祠堂的墙壁上,至今保存着当年写下的字迹:“乾隆丙辰年(1736年)寒食节,湖南新喜堂祁剧到此演出 。”这是祁剧到宁化演出现存的最早纪录 。据说城郊乡的下巫坊,每年春、秋两季唱会戏,专请祁剧班 。距离下巫坊5里远的李畲村,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戏迷“进宝佬”,只要有演戏,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来听戏 。听得多了,他也会哼唱几段,有时还一边唱一边手舞足蹈地表演,他最熟悉的戏是《牡丹对药》 。每次看戏,他总是坐在最靠近戏台的侧面,只要鼓板一响,他就知道是什么人出场了,琴声一起,他就知道唱的是什么戏文 。有一次,戏班演《穆柯寨》,扮焦赞的演员上场了,念白时便胡乱编造:“巫坊做戏苔冬仓,祠堂门前搭瓠棚;大的摘来挖瓠勺,小的摘来熬菜汤 。”这是讽刺东家的伙食办得差,但是台下的观众都没听懂,却被“进宝佬”听出来了 。戏一演完,他便向戏班抗议,叫班主赔礼道歉 。这种广泛的群众基础,使祁剧一度在宁化的舞台出尽了风头 。
现在,宁化客家的“曲蓬”也简化了 。祁剧爱好者每逢亲友、乡邻大办婚宴喜事,则既不上台也不化妆,三三五五围坐在一张圆几或方桌,便即兴式进行说唱,为喜庆人家增添欢乐与热闹 。一台完整的“曲蓬”,乐器方面少不了锣、鼓、钹,还有二胡、唢呐、月琴,加上只唱戏者,往往得有六、七人以上,才可以整出戏、整个段子分角色演唱下来 。“曲蓬”实际就是一个松散的戏班,忙时农耕,闲时唱戏,一派安乐祥和的客家农耕社会千百年地传承下来,并继续传承下去 。
“曲蓬”经常演唱的客家采茶戏曲牌有《对花》、《瓜子仁》、《牡丹调》、《思连歌》、《打鞋底》、《叹五更》、《叹花楼》、《花灯赛》等 。
客家传统山歌剧基本是一男一女对唱,没有扣人心弦的剧情,只有缠绵爱情的声腔演绎 。如《十八相送》:(采用台湾客家艺术家吴盛智、玉凤演唱唱词)
女:送郎送到(个)栅门旁,阿哥走忒妹心酸 。三年两年信来断,床下目汁好行船 。
男:北风吹忒(就)起南风,吹散郎妹各西东 。虽然俩人情意重,毋知何时再相逢 。
女:哥你爱归(就)系好归,毋好望东又望西 。路上野花莫去采,时时记得妹言语 。
男:三更半夜(就)月在中,郎系无妹心难松 。俩人相思在心中,路途遥远信难通 。
女:鸭春打忒(就)碗来装,装系三日无散黄 。三叉路上分了手,郎割心肝妹割肠 。
男:日头毋出(就)云毋开,
女:郎今分手几时来?
男:妹系恋来多托信,
合:分手时节话定来 。
客家传统山歌剧俗称“老山歌”,又称“大山歌”,是一切客家山歌的源头,它以La、Do、Mi三音构成基本旋律,并用客家话发音,曲调固定,可以随意填词而唱 。由于客家先民唱山歌,是在山与山之间遥遥对唱,所以老山歌的曲调特别悠扬高亢,节奏自由流畅,拍子拖得很长 。唱腔难度高,但韵味绵厚,令人发思古幽情,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客家“棚头”是客家采茶戏演出前的滑稽说唱 。一般由戏中丑角化妆演唱,有闹场、使场面热闹起来的功能 。“棚头”有时往往与接下来要演的戏没什么情节关联,它是类似相声及数来宝的一种说唱表演,配合拍板的节奏进行 。“棚头”的内容,为了吸引看戏人的注意,往往极尽夸张、诙谐、荒诞之能事,甚至编造出一些惊世骇俗的小故事 。例如有人在演出《粜酒》以前会来这么一段:
记得真记得,记得去年五月节,五月就落大霜,六月就落大雪 。前堂冻死一只龟,后堂冻死一只鳖 。拿来送,送不动;拿来推,推不得;请了人来扛,扛到城门东 。拿来杀,杀到三十六盆血;拿来吃,吃不得 。遇到阿才哥,他讲我,真正了不得来,了不得 。三十晚上出一个大月光,瘸手的出来偷拔秧 。瞎子来看到,哑巴讲抓来碰,请到跛脚跑去追,驼背帮忙扛 。扛到屋后直直上,一夜没睡游满庄 。肚子饿,一跑就进了厨房,吃了三碗公的蕃薯汤……
上述“棚头”用词十分地生动活泼而荒谬夸张 。例如五月天竟然就降下大雪,还冻死一只龟 。一个断手的人去偷拔别人家的秧苗,而竟是瞎子看到了,哑巴和跛子的去追贼 。这样的内容是以诙谐的小故事来演绎,目的在于搏取大家开怀一笑,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围观 。年初三,同祖同宗的男女老少聚集一起,也是表演“棚头”的大好时机,一则展示客家艺人现场即兴演唱的真功夫,二来让男女老少感染轻松、喜庆的艺术氛围,激发后辈儿孙对客家曲艺的兴趣与爱好 。
【客家正月初三民俗:曲蓬唱戏】 “打嘴鼓”是两人滑稽的一问一答,类似于北方的双口相声 。相声注重“说学逗唱”,打嘴鼓则更注重“说”的功夫 。打嘴鼓是客家人茶余饭后的闲聊话,只讲求“说”(如吟诗、俚语、歇后语、笑语)“唱”(山歌、曲牌);达成“逗”(引人发笑的肢体动作)的风格 。客家“打嘴鼓”的内容分“贯口”、“怯口”、“柳口”、“巧口” 。“贯口”即诵念出一大段长篇的语句,一气呵成;“怯口”模拟方言、土话;“柳口”学唱歌谣、戏曲 。“巧口”则是客家传统武术、舞蹈的表演 。“打嘴鼓”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彩扮四种 。单口打嘴鼓以一人单独表演,类似说书;对口打嘴鼓由两人协力表演,有主从之分;群口打嘴鼓由三个人或三个以上的人共同表演;彩扮打嘴鼓则表演特定人物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