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乞巧民俗


甘肃陇南乞巧民俗

文章插图
在西汉水上游的甘肃省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有一个古老民俗,那就是每年在七夕同期举办的“乞巧女儿节” 。以未出嫁女儿为参与主体参加七夕乞巧民俗活动,活动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间开始,直到农历七夕夜里,长达7天8夜,被专家认为是“中国女儿节” 。
这长达7天8夜的乞巧活动,被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阶段和十二项祭祀仪式 。
坐巧,商定将巧娘娘纸扎像请在谁家 。七月初一,举行迎巧仪式 。妇女们梳洗打扮,排列成队,载歌载舞去村边或城郊,将巧娘娘迎到坐堂 。从七月初一至初七日,妇女们连日歌舞,并且到相邻的村子互相演唱,谓之拜巧 。七夕当天,乞巧活动会进入最高潮 。
西和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西汉水上游的秦人遗风,是集信仰崇拜、音乐舞蹈、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也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七夕”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2008年“乞巧节”被增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

甘肃陇南乞巧民俗

文章插图
农历七月初一前夜,西和县和礼县的多个乡村人声鼎沸,女性们用传承千年的古老程式,迎请巧娘娘的降临 。在西汉水上游,人们尊称善织云锦天衣的织女为巧娘娘,乞巧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式,乞求巧娘娘赐予人类聪慧、灵巧和如愿配婚、生活幸福美满 。
甘肃陇南的乞巧民俗,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阶段和十二项祭祀仪式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赵逵夫研究认为,陇南乞巧来自于秦人遗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古老《诗经》的美丽词句至今被吟唱 。而其中“在水一方”就是指西汉水 。民俗专家认为,陇南乞巧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七夕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
烟火和喧闹打破西和县西峪镇下寨村宁静的夜 。从这天开始,村子里的女人放下手里的农活,一番梳洗打扮后,身着盛装走出家门,来到村口,用歌声把巧娘娘迎到坐堂 。接下来的七天里,这里的女人们将连日歌舞,并且到相邻的村子互相演唱,直到七夕 。
“现在巧娘娘打扮得比以前好看了,参加乞巧的女人们每年身着新衣服,乞巧活动随着时代而进步 。”下寨村村支部书记李勇说,和这几年的热闹场景不同,以前乞巧活动都是民间自发组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参与人数减少,曾一度濒危,面临失传之忧 。但过去几年,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更加重视,村庄的乞巧活动每年都能得到经费帮助 。“这些传统的文化,正在成为我们整个村庄的节日 。”

甘肃陇南乞巧民俗

文章插图
【甘肃陇南乞巧民俗】 自2008年“乞巧节”被增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以后,乞巧文化得到保护 。现在,当地已经扶植培育了100多名乞巧传承人,并同时开展师徒传承、团体传承、学校教育等多种传承培养活动 。
乞巧女张开梅,从7岁就参与乞巧,至今已有近30年 。在古代,像她这样的妇女只能深居家庭,只有到了乞巧节才能自由出入、享受户外的欢乐 。现在,这样的约束早已不再 。但她认为,乞巧节仍然能让她有新收获 。“心灵手巧、热爱劳动,才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
今年6岁的杨馨雨,在家人的陪同下,第一次参加乞巧,是年纪最小的乞巧女 。她用稚嫩的歌声,唱出了最简单的乞巧唱词 。她一旁的老师说,现在校园里传承乞巧文化,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 。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70岁的李尚学拉起手风琴,前奏过后,女人们嘹亮的歌声响起 。作为村里乞巧的“总策划”,他已经参与组织40多年 。今年两个月前,他就开始筹备,写出新的乞巧剧本 。在传统的曲调基础上,他新加了这样一句唱词:“桌上坐的织女星,巧娘娘教我做好人 。”朗朗上口的新唱词,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李尚学说:“我们传承,但不守旧 。”

甘肃陇南乞巧民俗

文章插图
现在,陇南市开发了刺绣保健枕、书画麻纸等一系列以女红为主的乞巧文化旅游产品,并通过网络电商进行推介和销售 。
如今,陇南乞巧节已成为游客体验和感受这一古老民俗的最主要载体,每年都有十多万人参与,其中包括了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说,当地正在展开相关工作,将陇南乞巧节申报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这项传统的古老民俗正在期待能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