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白家肥肠粉


成都白家肥肠粉

文章插图
【成都白家肥肠粉】 肥肠粉因发源于成都双流白家小镇而得名 , 又叫做白家肥肠粉 , 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白家镇位于成都城南 , 从成都趋车前往只需半个多小时 , 小镇很小 , 三条街道纵横相连 , 房屋精巧别致 , 主要以两三层居多 , 常有人在楼上楼下两两相望 。这个只有不到2万人口的小镇 , 却有10多家白家肥肠粉店 , 店名大多以老板的姓氏取 , 如“徐记白家肥肠粉”、“何记白家肥肠粉”等等 , 这些店各有特色 , 如徐家以“汤鲜”闻名 , 何家以“粉嫩”著称 , 虽然均只有几十平米的店面 , 却都自称是小镇上最气派的肥肠粉店、能烹饪最好吃的肥肠粉来招揽顾客 。去白家镇吃肥肠粉 , 应赶早不赶晚 , 去迟了要排队不说 , 还很可能空肚而归 。
关于白家肥肠肥的来历 , 小镇上的老人可以跟你话不停歇地讲上一天 , 大意就是清末年间 , 连年战乱 , 许多流浪者涌入天府之国避祸 。一名外乡人漂泊到白家小镇 , 终因饥寒交迫 , 昏倒在一户人家门前 。做粉丝生意的主人好心地救起这个外乡人 , 并以当地的红苕粉丝热情款待 , 粉丝晶莹剔透 , 麻辣鲜香 , 甚是可口 。战乱中 , 外乡人离开了那座平凡的小镇 , 甚至来不及询问恩人的姓名 , 只是那碗救命粉丝的美味却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外乡人在漂泊途中不断向人们讲述“粉丝救命”的故事 , 不少人因此慕名前往 , 一品美味 。于是 , 白家粉丝逐渐在川西平原流传开来 。由此可以判断 , 白家肥肠粉至少有100年历史 , 这也沉淀了成都人热情好客、质朴善良的性格特征 。白家肥肠粉是小镇的生存方式、娱乐谈资、也是他们的魂 。
白家肥肠粉店开到成都市区估计已有一二十年的时间 , 有“乡下举人要进城” , 也有“好宝贝要献官”的意思 , 总之是各取所需 , 白家肥肠粉也逐渐繁荣起来 。如今白家肥肠粉在成都的店铺不下1000家 , 装修也越来越漂亮 , 窗棂楼阁、瓷砖玉瓦、灯红绸彩、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但是白家肥肠粉始终是市井的、鲜活的 , 隔着餐厅大堂的玻璃窗 , 依然可以看清肥肠粉加工烹饪的全过程 , 这些过程有100年没有变化 , 还是那个小吃的“味”:一口大铁锅 , 几根雪白的肥肠在锅里文火熬着 , 清香四扑;一个大铝盆 , 筷子粗的红苕粉在清水里漂泡着 , 柔软细腻;主厨师傅麻利地从铝盆里捞起一把苕粉 , 用竹编煮篓盛着放在锅边小煮 , 情形跟“烫火锅”有分相似 , 三分钟就煮好了——粗壮的粉丝、大大的肥肠子、点缀少许葱花、搭配几根香菜 , 看一眼都让人口水直流 。“肥肠粉来了 , 外加一个锅魁”在服务员的吆喝声白家肥肠粉就来到你的面前 。

成都白家肥肠粉

文章插图
正宗肥肠粉选用的是上等红薯粉 。为了保证红薯粉的口感 , 小店掌柜会选用自家自制:将晒干的红薯淀粉与温水按比例混合放于大锅中 , 使用竹棍不断搅拌 , 直至呈透明均匀的粉芡糊;再按比例兑入湿淀粉搅拌成面团 , 将勾兑好的面团放入漏勺中 , 用手不断锤击面团 , 利用重力挤压下使之成条状入锅糊化浮起成为红薯粉 , 最后将糊化过的粉条捞起在冷水中进行冷却 。
整个过程描述起来不难 , 操作起来却是不折不扣的手艺活儿 。纯手工红薯粉 , 面团的成分比例家家户户各不相同 , 合理的比例意味着柔滑糯软的口感;掌柜左手持漏勺 , 右手不断锤击 , 让漏勺中的面团柔顺滑落 , 锤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 铿锵有力 , 漏粉、捞粉、冷却迅速而灵活 ,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 保证红薯粉不断条 , 不腻汤 。
手工制作意味着健康无添加、口感上乘 , 效率较低 。在现代机械生产社会中 , 坚守着即将消失的手艺 , 无疑是美食店最诚意的告白 。
肥肠粉的汤底为肥肠、猪骨熬制而成 , 一口大锅 , 乳白色的浓汤氤氲着滚滚鲜香 , 丰腴的肥肠在汤池中荡漾 , 看起来温润可口 。
进店坐下 , 吆喝一声:老板 , 一碗肥肠粉 。店家麻利地将红薯粉、鲜蔬装入竹漏子 , 在肥肠汤中浸煮片刻 , 红薯粉吮吸浓郁汤汁 , 再配红油、辣椒粉、花椒粉 , 肥肠粉上桌 , 用筷子稍作搅拌 , 可谓丝丝爽滑 , 麻辣鲜香 , 回味悠长 。
与肥肠粉相伴相随的是军屯锅魁 , 仿佛是一种不成文的约定 , 卖肥肠粉的小店必有现做现卖的军屯锅魁 。
军屯锅魁 , 又名酥油千层饼 。猪肉或牛肉做肉馅 , 用花椒粉调成酥油 。将面剂子擀成宽条状 , 均匀地抹上油酥 , 铺满肉馅 , 压卷成型 。制作军屯锅魁的面团须软硬适中 , 张拉柔韧 , 以此确保锅魁口感适中 。在浅油锅中煎烤之后 , 切记一定要放入炉膛烘烤 , 如此一来 , 减少了油腻 , 凭添了几分酥脆的口感 。锅魁最美味的是刚出炉膛那一刻 , 时间一久 , 难免发硬 , 即使重新煎烤、烘烤却难以复制曾经的美味 。店家从面团的擀制到烘烤基本均为现做现卖 , 繁琐的过程难免流失掉一些生意 , 但在他们心中 , 确保锅魁最好的口感才是响当当的金招牌 , 或许这也是一种任性的表现 。
肥肠粉与军屯锅魁 , 当软滑柔韧遇到香酥脆嫩 , 如同咖啡遇到伴侣 , 是一场美妙的碰撞 。一口锅魁 , 一口粉 , 牙齿切换着酥脆、软韧的口感 , 味蕾享受着鲜香、酥麻的滋味 , 可谓小味道中隐藏着大惊喜 。吃光了粉 , 将余下的锅魁蘸着汤汁吃下 , 又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