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小米生态链整合的套路,不得不服( 四 )


小米的生态链表面看是整套智能家居 , 深层次看则是一套商业模式 。 以手机作为切入点 , 然后是充电器、空气净化器、电视、电脑、空调、摄像机、行车记录仪、感应灯、音响、路由器、血压仪、手环、体脂称等等 , 最后会形成一个以手机为小米智能管家的终极闭环 。 所以 , 小米生态链并不是为了巩固手机的地位 , 手机之后的智能服务才是他们的目标所在 。
这其实就是联合创始人刘德为之设计的“竹林模式” , 即生态链企业形成一片根系 , 相连蔓延不断 , 持续培育竹笋成长为竹子的一大片竹林 , 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 同时又能实现自我迭代和内部新陈代谢 。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小米生态链整合的套路,不得不服
文章图片
去小米化的围剿:林子大了 , 鸟要飞了
终归来说 , 小米扮演的还是整合者的角色 , 当企业需要独立创建品牌时 , 小米的能力是帮助这类企业快速成长为中型企业 。 比如加入生态链之后的云米科技得到小米支持之后快速增长 。 但同时 , 发展空间也受到了限制 。 初创企业加入生态链之后 , 收入将来自小米 , 而由于小米强调性价比 , 并且控制定价权 , 导致生态链上的企业利润偏低 , 限制企业研发投入 , 从而让这些企业无法建立独立品牌 , 只能依附于小米 , 成为一家代工企业 。
在这种情况下 , 为了寻求新的发展以及更多的资本 , 不少生态链企业开始寻求独立发展 , 即去小米化 。 比如 , 华米与小米合作虽然赢得了行业翘楚的地位 , 然而带来的利润却极为有限 , 所以华米除了做小米的手环之外 , 还推出了智能手表的独立业务 。 由于不再为小米供货 , 华米的智能手表可以独立定价 , 毛利比手环高的多 。 而这对小米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势必会造成一定冲击 。
还有 , 一心想做大的云米科技 , 野心一点儿也不亚于小米 , 在摆脱小米的同时 , 也从单一品类转向全品类发展 , 他们从小家电转型为全屋智能家电 , 产品线逐渐丰富 , 规模也不断扩张 。
所以 , 生态链企业在独立的同时 , 与小米的竞争关系也日益突出 , 它们已不如当初那样与小米一条心 。
同时 , 小米生态链的迅速扩张已引发各个行业的警惕 , 甚至被视为“行业公敌” , 它们正在以各种方式应对小米生态链发展 , 如电视行业 , 传统电视企业纷纷推出它们的互联网品牌以更低的价格与小米电视竞争 。 传统家电则除了采取价格战应对小米生态链之外 , 也在以专利压制生态链企业的发展 。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小米生态链整合的套路,不得不服】一边是合作企业的“不安分” , 一边是各行各业的围剿 , 群雄环伺下 , 考验着小米生态链这片“竹林” , 是否足够根深蒂固 。